基于三维工程地质模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论文提出的依据及意义 | 第10页 |
·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AutoCAD 二次开发介绍 | 第12-15页 |
·AutoCAD 的二次开发工具 | 第13-14页 |
·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14-15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平庄西露天矿综述 | 第17-27页 |
·自然地理条件 | 第17-18页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8-20页 |
·地层 | 第18-19页 |
·结构面 | 第19-20页 |
·气象及水文地质条件 | 第20-22页 |
·气候特征 | 第20页 |
·地表水系分布 | 第20-21页 |
·水文地质特征 | 第21-22页 |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 第22-23页 |
·顶帮边坡分区 | 第23-24页 |
·西露天矿的滑坡机理 | 第24-25页 |
·岩体物理力学指标的确定 | 第25页 |
·安全储备系数界定 | 第25-27页 |
3 工程地质模型的建立及更新 | 第27-47页 |
·工程地质模型综述 | 第27-29页 |
·工程地质模型的基本概念 | 第27-28页 |
·工程地质模型的应用价值 | 第28-29页 |
·工程地质界面模型的建立 | 第29-41页 |
·工程地质层面生成算法 | 第29-35页 |
·工程地质空间数据的插值方法 | 第35-37页 |
·采场现状面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工程地质界面的构建 | 第38-41页 |
·工程地质模型的构建及更新 | 第41-47页 |
·基于简单类三棱柱的建模方法 | 第41页 |
·简单类三棱柱的生成 | 第41-42页 |
·工程地质模型的构建 | 第42-45页 |
·工程地质模型的更新 | 第45-47页 |
4 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47-64页 |
·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的概述 | 第47-49页 |
·二维边坡稳定分析系统 | 第49-57页 |
·二维边坡稳定分析系统的技术路线 | 第49-52页 |
·二维刚体极限平衡稳定性分析 | 第52-57页 |
·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57-64页 |
·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框架结构 | 第57-58页 |
·ANSYS 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58-59页 |
·三维刚体极限平衡法 | 第59-61页 |
·三维边坡稳定性计算 | 第61-64页 |
5 滑坡防治措施 | 第64-66页 |
·位移监测 | 第64-65页 |
·边坡防治措施 | 第65-6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作者简历 | 第71-7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