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传统民居聚集形态与建筑语言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1页 |
·对继承中国传统建筑精神的思考 | 第14-16页 |
·研究宁波传统民居的出发点和意义 | 第16-18页 |
·国内对研究宁波传统民居的一些情况 | 第18页 |
·研究的内容、难点及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的难点及方法 | 第19页 |
·论文框架 | 第19-21页 |
第2章 宁波传统民居概况 | 第21-28页 |
·历史状况及现状分布 | 第21-22页 |
·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 第22-23页 |
·历史文化背景及民居特色 | 第23-28页 |
·儒家文化 | 第23-24页 |
·浙东学术文化 | 第24页 |
·以天一阁为代表的藏书文化 | 第24-25页 |
·宁波的商帮文化 | 第25页 |
·宁波的民居特色 | 第25-28页 |
第3章 宁波传统民居聚集形态研究 | 第28-48页 |
·宁波传统民居聚集形态总体特征 | 第28-30页 |
·宁波传统民居的结构形态及分布特征 | 第30-37页 |
·现代城市建设与传统民居相结合 | 第31-35页 |
·独立聚落 | 第35-37页 |
·宁波传统民居空间形态分析 | 第37-43页 |
·线性空间 | 第37-41页 |
·面状空间 | 第41-43页 |
·宁波传统民居文化中的意象 | 第43-48页 |
·宗族意象 | 第43-44页 |
·风水意象 | 第44-46页 |
·生态意象 | 第46-48页 |
第4章 宁波传统民居单体的建筑语言分析 | 第48-64页 |
·传统民居单体同建筑语言的关系分析 | 第48-49页 |
·建筑语言的概念 | 第48页 |
·建筑语言同空间的关系 | 第48页 |
·建筑语言同民居的关系 | 第48-49页 |
·宁波传统民居单体的空间分析 | 第49-52页 |
·空间分类 | 第49-52页 |
·宁波传统民居庭院的各类形式 | 第52-54页 |
·院落式 | 第52-53页 |
·“天井院”式 | 第53页 |
·“四水归堂 ”式 | 第53页 |
·组合式院落 | 第53-54页 |
·宁波传统民居建筑单体的组成 | 第54-55页 |
·宁波传统民居的典型平面型制 | 第55-60页 |
·前厅后堂,四明两廊 | 第56-58页 |
·间弄轩 | 第58-60页 |
·宁波传统民居立面的语法分析 | 第60-64页 |
·比例 | 第60页 |
·韵律 | 第60-61页 |
·均衡 | 第61-62页 |
·对比 | 第62-64页 |
第5章 宁波传统民居细部装饰艺术 | 第64-74页 |
·石雕部分 | 第64-67页 |
·石窗 | 第64-66页 |
·门枕石、滚墩石及柱础 | 第66页 |
·石门框、石匾 | 第66-67页 |
·木雕部分 | 第67-70页 |
·雕刻精美的牛腿 | 第68-69页 |
·门窗格扇 | 第69-70页 |
·内檐装修 | 第70页 |
·砖雕部分 | 第70-71页 |
·砖雕、石雕、木雕实例:安庆会馆 | 第71-72页 |
·陶塑、灰塑 | 第72页 |
·铺地 | 第72-74页 |
第6章 宁波传统民居的保护发展与传承 | 第74-81页 |
·保护的方式和观念 | 第74-75页 |
·保护的方式 | 第74页 |
·保护的不同观念 | 第74-75页 |
·传统民居保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保护发展的原则 | 第75-76页 |
·传统民居保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75-76页 |
·保护发展的原则 | 第76页 |
·宁波传统民居保护发展的现况及问题 | 第76-78页 |
·关于传统民居传承的问题 | 第78-81页 |
·传承中的形式 | 第79页 |
·传承中的空间内容 | 第79-80页 |
·传承的体验 | 第80-81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