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茶树光合生理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茶树主要生化成分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芽叶内主要生化成分的作用 | 第11-12页 |
·主要生化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 第12页 |
·氨同化酶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5-18页 |
·试验材料与设计 | 第15页 |
·光合生理特性指标的测定 | 第15-16页 |
·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测定 | 第15页 |
·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的测定 | 第15-16页 |
·光合生理指标年变化的测定 | 第16页 |
·主要生化成分的测定 | 第16-17页 |
·样品采集 | 第16页 |
·主要生化成分的测定 | 第16-17页 |
·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测定 | 第17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7-1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8-54页 |
·茶树主要光合特性比较分析 | 第18-29页 |
·不同品种光合日变化比较 | 第18-25页 |
·不同品种光合年变化比较 | 第25-29页 |
·茶树主要生化成分比较分析 | 第29-47页 |
·不同品种茶多酚含量年动态比较 | 第30-34页 |
·不同品种咖啡碱含量年动态比较 | 第34-38页 |
·不同品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年动态比较 | 第38-42页 |
·不同品种酚氨比年动态分析 | 第42-46页 |
·生化成分间相关性分析 | 第46-47页 |
·茶树谷氨酰胺合成酶变化分析 | 第47-54页 |
·GS活性整体变化趋势 | 第47-48页 |
·不同品种 GS季节内变化 | 第48-49页 |
·不同品种 GS季节间比较 | 第49页 |
·GS活性与主要生化成分相关性分析 | 第49-50页 |
·缓冲液pH对 GS影响 | 第50-52页 |
·不同器官的 GS活性比较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4-61页 |
·主要光合特性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54-56页 |
·不同茶树品种光合日变化趋势存在差异 | 第54页 |
·五个茶树品种的适宜温度受到温室影响普遍提高 | 第54-55页 |
·五个茶树品种单日光合能力呈极显著差异 | 第55页 |
·SAS的NLINER方法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生理意义 | 第55-56页 |
·不同品种的净光合年变化存在很大差异 | 第56页 |
·茶树主要生化成分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56-59页 |
·不同品种的生化成分基本一致呈波浪形动态变化,季节性明显,成分之间关系密切 | 第57-58页 |
·不同茶树品种的生化成分在夏秋两季内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大 | 第58页 |
·茶树生化成分的季节间差异因品种而异 | 第58页 |
·不同品种的生化成分全年含量水平存在差异 | 第58-59页 |
·改进培育措施可大幅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 | 第59页 |
·主要氨同化酶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59-60页 |
·茶树净光合、生化成分以及GS酶活性关系很密切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详细摘要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