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29页 |
·卟啉衍生物的命名及分类 | 第12-14页 |
·卟吩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14-21页 |
·卟吩化合物的全合成 | 第14-18页 |
·以卟啉为原料的半合成 | 第18-21页 |
·卟啉衍生物的应用情况 | 第21-25页 |
·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 第21页 |
·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 第21-22页 |
·人工模拟光合作用及太阳能的转换和贮存 | 第22页 |
·在仿生学方面的应用 | 第22-23页 |
·在分析化学方面的应用 | 第23页 |
·在石油地质方面的应用 | 第23-24页 |
·在光电子功能材料方面的应用 | 第24-25页 |
·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 第2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6-29页 |
2 卟吩化合物光敏剂的合成路线设计 | 第29-51页 |
·光动力治疗与光敏剂 | 第29-41页 |
·光动力治疗的概念 | 第29页 |
·光动力治疗的过程和机制 | 第29-31页 |
·第一代光敏剂 | 第31-32页 |
·第二代光敏剂 | 第32-40页 |
·理想光敏剂的特点 | 第40-41页 |
·卟吩化合物光敏剂的合成路线设计 | 第41-51页 |
·卟吩化合物光敏剂合成路线的设计思想 | 第42-43页 |
·卟吩化合物光敏剂的合成路线设计 | 第43-51页 |
3 血红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51-64页 |
·血红素的提取方法及研究背景 | 第51-54页 |
·冰醋酸法 | 第52页 |
·酶法制取血红素 | 第52页 |
·酸性丙酮提取法 | 第52-53页 |
·羧甲基纤维素法 | 第53页 |
·醇法 | 第53页 |
·选择溶剂法 | 第53页 |
·表面活性剂法 | 第53页 |
·碱性丙酮法 | 第53-54页 |
·实验部分 | 第54-63页 |
·实验原料 | 第54页 |
·实验仪器 | 第54页 |
·血红素提取工艺1 | 第54-56页 |
·血红素提取工艺2 | 第56-57页 |
·超声波法提取血红素的研究 | 第57-61页 |
·血红素的精制 | 第61页 |
·血红素样品的结构表征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4 卟吩化合物光敏剂的合成 | 第64-92页 |
·一般实验条件 | 第64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64页 |
·色谱分离条件及仪器 | 第64页 |
·次氯化血红素131的合成 | 第64-68页 |
·实验步骤 | 第64-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67页 |
·次氯化血红素样品的结构表征 | 第67-68页 |
·次卟啉-Ⅸ-二甲酯132的合成 | 第68-73页 |
·实验步骤 | 第68-7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0-72页 |
·次卟啉-Ⅸ-二甲酯样品的结构表征 | 第72-73页 |
·次卟啉-Ⅸ-二甲酯铜133及金属次卟啉的合成 | 第73-77页 |
·实验步骤 | 第7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3-76页 |
·金属次卟啉-Ⅸ-二甲酯的结构表征 | 第76-77页 |
·金属3-/8-乙酰基次卟啉-Ⅸ-二甲酯134/135的合成 | 第77-81页 |
·实验步骤 | 第7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8-79页 |
·金属3-/8-乙酰基次卟啉-Ⅸ-二甲酯的结构表征 | 第79-81页 |
·3-/8-乙基酰基次卟啉-Ⅸ-二甲酯136/137的合成 | 第81-83页 |
·实验步骤 | 第82-83页 |
·3-/8-乙酰基次卟啉-Ⅸ-二甲酯136/137的结构表征 | 第83页 |
·3(RS)-/8(RS)-(1-羟基-乙基)-次卟啉-Ⅸ-二甲酯138/139的合成 | 第83-84页 |
·实验步骤 | 第83-84页 |
·3(RS)-(1-羟基-乙基)-次卟啉-Ⅸ-二甲酯138的结构表征 | 第84页 |
·2(RS)-[(二甲基胺基)-甲酰基]-甲基-3(Z)-乙烯基卟吩140的合成 | 第84-86页 |
·实验步骤 | 第84-85页 |
·2(RS)-[(二甲基胺基)-甲酰基]-甲基-3(Z)-乙烯基卟吩140的结构表征 | 第85-86页 |
·2(RS)-[(二甲基胺基)-甲酰基]-甲基-3(Z)-乙烯基卟吩锌144的合成 | 第86-87页 |
·实验步骤 | 第86-87页 |
·2(RS)-[(二甲基胺基)-甲酰基]-甲基-3(Z)-乙烯基卟吩144的结构表征 | 第87页 |
·2(RS)-[(二甲基胺基)-甲酰基]-甲基-3-氧代卟吩锌148的合成 | 第87-89页 |
·实验步骤 | 第87-88页 |
·2(RS)-[(二甲基胺基)-甲酰基]-甲基-3-氧代卟吩锌148的结构表征 | 第88-89页 |
·2(RS)-[(二甲基胺基)-甲酰基]-甲基-3-氧代卟吩150的合成 | 第89-90页 |
·实验步骤 | 第89-90页 |
·2(RS)-[(二甲基胺基)-甲酰基]-甲基-3-氧代卟吩150的结构表征 | 第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5 金属次卟啉催化空气选择性氧化环己烷的研究 | 第92-111页 |
·环己烷选择性氧化反应的工业工艺现状 | 第92-93页 |
·苯酚氢化法 | 第92页 |
·环己烯水合法 | 第92页 |
·环己烷氧化法 | 第92-93页 |
·环己烷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现状 | 第93-95页 |
·分子筛催化 | 第93-94页 |
·Gif催化体系 | 第94页 |
·仿生催化氧化 | 第94-95页 |
·实验部分 | 第95-98页 |
·反应装置 | 第95-96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96-97页 |
·空气对环己烷的氧化反应 | 第97页 |
·环己酮和醇的定量分析 | 第97-98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指标 | 第9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8-103页 |
·环己烷催化氧化产物的定性分析 | 第98-99页 |
·催化剂对环己烷氧化转化率的影响 | 第99-101页 |
·催化剂对环己醇和环己酮选择性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金属次卟啉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的催化活性 | 第102-103页 |
·金属次卟啉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动力学及机理的初步研究 | 第103-109页 |
·动力学推导 | 第103-106页 |
·反应现象的动力学公式解释及催化反应的机理 | 第106-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6 结论 | 第111-114页 |
·结论 | 第111-113页 |
·本课题创新点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30页 |
附录 | 第130-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