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9页 |
·整合子与细菌耐药 | 第15-18页 |
·整合子的发现 | 第15页 |
·整合子的结构与分类 | 第15-16页 |
·基因盒 | 第16-18页 |
·整合子的种间传播 | 第18页 |
·整合子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18页 |
·DNA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 第18-25页 |
·发挥免疫激活作用的佐剂 | 第19-21页 |
·载体功能免疫佐剂 | 第21-22页 |
·其它类型佐剂 | 第22-24页 |
·展望 | 第24-25页 |
·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实验设计意义 | 第25-29页 |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实验设计 | 第25-27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二章 I类整合子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的分布与结构分析 | 第29-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3页 |
·材料 | 第29-31页 |
·方法 | 第31-33页 |
·结果 | 第33-37页 |
·71株PA耐药率 | 第33-34页 |
·I类整合子检测结果 | 第34-35页 |
·I类整合子阳性的PA与I类整合子阴性PA耐药率比较 | 第35页 |
·PCR-RFLP分析 | 第35-36页 |
·I类整合子PCR产物测序分析 | 第36页 |
·I类整合子PFGE分析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第三章 铜绿假单胞菌OprF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 第39-49页 |
·材料方法 | 第39-44页 |
·材料 | 第39-41页 |
·方法 | 第41-44页 |
·结果 | 第44-47页 |
·PA基因组的提取 | 第44页 |
·目的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第44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44-45页 |
·目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 第45-46页 |
·重组蛋白的存在形式 | 第46-47页 |
·Western blot初步鉴定重组蛋白 | 第47页 |
·小鼠抗血清效价的鉴定 | 第47页 |
·讨论 | 第47-49页 |
第四章 铜绿假单胞菌表位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的初步研究 | 第49-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4页 |
·材料 | 第49-50页 |
·方法 | 第50-54页 |
·结果 | 第54-56页 |
·PCR扩增 | 第54页 |
·重组质粒pIRES-tPA-OprF及pIRES-tPA-OprF:MyD88的构建及鉴定 | 第54-55页 |
·免疫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测定 | 第55-56页 |
·肺脏清除PA能力的初步试验 | 第56页 |
·讨论 | 第56-59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第59-61页 |
·主要结论 | 第59页 |
·展望 | 第59-6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缩略词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