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业行业监管与反垄断法规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2页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一章 铁路业的垄断理论及严格管制 | 第12-24页 |
第一节 传统铁路业的自然垄断性 | 第12-16页 |
一、铁路业的行业特征 | 第12-14页 |
二、铁路业的自然垄断性 | 第14-16页 |
第二节 铁路业的严格管制 | 第16-21页 |
一、铁路业严格管制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二、铁路业严格管制的主要表现 | 第18-20页 |
三、反垄断法对铁路业的适用除外 | 第20-21页 |
第三节 现代铁路业的弱自然垄断性 | 第21-24页 |
一、理论基础——自然垄断的动态可变 | 第21-22页 |
二、行业特征——铁路业的可竞争性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铁路业放松管制及引入竞争 | 第24-47页 |
第一节 铁路业放松管制背景 | 第24-31页 |
一、铁路业放松管制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二、铁路业放松管制的经济动因 | 第26-27页 |
三、铁路业放松管制的实践经验 | 第27-29页 |
四、铁路业放松管制后的监管机构 | 第29-31页 |
第二节 铁路业竞争行为分析 | 第31-40页 |
一、铁路业外部竞争的表现 | 第31-33页 |
二、铁路业内部竞争的类型 | 第33-38页 |
三、我国铁路业内部竞争的引入 | 第38-40页 |
第三节 铁路业典型反竞争行为分析 | 第40-47页 |
一、铁路业滥用支配地位行为 | 第40-44页 |
二、铁路业垄断协议行为 | 第44-45页 |
三、铁路业经营者集中行为 | 第45-47页 |
第三章 铁路业反垄断法规制 | 第47-61页 |
第一节 铁路业反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 | 第48-54页 |
一、铁路业滥用支配地位的反垄断法规制 | 第48-52页 |
二、铁路业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法规制 | 第52-53页 |
三、铁路业经营者的反垄断法规制 | 第53-54页 |
第二节 我国铁路业的反垄断法规制 | 第54-57页 |
一、《反垄断法》出台前的规制概况 | 第54-55页 |
二、《反垄断法》出台后的规制概况 | 第55页 |
三、《反垄断法》对铁路业反竞争行为的规制 | 第55-57页 |
第三节 铁路业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 | 第57-61页 |
一、“委员会”类的反垄断机构 | 第57-58页 |
二、“非委员会”类的执法机构 | 第58-59页 |
三、我国反垄断法执法机构的设置 | 第59-61页 |
第四章 铁路业行业监管与反垄断法规制的关系 | 第61-75页 |
第一节 行业监管与反垄断规制关系概述 | 第61-64页 |
一、行业监管与反垄断法规制的冲突 | 第61-62页 |
二、行业监管与反垄断法规制的联系 | 第62-64页 |
第二节 行业监管与反垄断法规制的协调 | 第64-70页 |
一、协调的前提——管辖权的共管模式 | 第64-66页 |
二、协调的努力——共管模式下的实践 | 第66-68页 |
三、协调的关键——管辖权限的划分 | 第68-70页 |
第三节 我国铁路业行业监管与反垄断法协调 | 第70-75页 |
一、协调的前提——行业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 第71-72页 |
二、协调的必要——管辖模式的选择 | 第72-73页 |
三、协调的保障——监管机构与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完善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后记 | 第84-8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