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司交叉持股的法律规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交叉持股概述 | 第11-22页 |
第一节 交叉持股的定义与构成要件 | 第11-12页 |
第二节 交叉持股的形态 | 第12-16页 |
一、按是否直接持有股份划分 | 第12-13页 |
二、按交叉持股的公司间是否存在从属关系划分 | 第13-14页 |
三、按交叉持股的结构划分 | 第14-16页 |
四、按交叉持股的目的和动机划分 | 第16页 |
第三节 交叉持股与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一、交叉持股与转投资 | 第16-17页 |
二、交叉持股与自己股份取得 | 第17-18页 |
第四节 交叉持股的历史沿革 | 第18-22页 |
第二章 交叉持股的利弊分析 | 第22-33页 |
第一节 交叉持股的正面效应 | 第22-25页 |
一、稳定公司经营权,促进长期投资 | 第22-23页 |
二、促进公司联合,发展规模经济 | 第23-25页 |
第二节 交叉持股的负面效应 | 第25-33页 |
一、造成资本虚增,危害资本充实原则 | 第25-27页 |
二、形成经营者控制,扭曲公司治理结构 | 第27-29页 |
三、危害股东平等 | 第29-31页 |
四、引发内幕交易 | 第31页 |
五、导致垄断 | 第31-33页 |
第三章 交叉持股的立法比较 | 第33-46页 |
第一节 美国关于交叉持股的立法 | 第34-37页 |
第二节 法国关于交叉持股的立法 | 第37-39页 |
第三节 德国关于交叉持股的立法 | 第39-41页 |
第四节 日本关于交叉持股的立法 | 第41-42页 |
第五节 比较分析 | 第42-46页 |
第四章 我国交叉持股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46-60页 |
第一节 我国交叉持股的立法现状 | 第46-51页 |
一、新《公司法》颁布前我国关于公司交叉持股的立法 | 第46-48页 |
二、新《公司法》对交叉持股的规范 | 第48-51页 |
第二节 我国交叉持股立法的价值取向和模式选择 | 第51-52页 |
第三节 我国交叉持股的立法建议 | 第52-60页 |
一、将循环持股纳入交叉持股法律制度 | 第52-53页 |
二、母子公司交叉持股的法律规制 | 第53-56页 |
三、非母子公司交叉持股的法律规制 | 第56-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