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伽玛射线辐射诱变:突变体质量保证与若干重要突变性状的研究

致谢第1-9页
图一览表第9-10页
表格一览表第10-12页
摘要第12-15页
ABSTRACT第15-1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8-34页
   ·诱发突变体的重要价值第18-20页
     ·诱发突变培育植物新品种第18-19页
     ·突变体在基因发掘和克隆中的应用第19页
     ·反向遗传学的TILLING技术与突变体库构建第19-20页
   ·诱发突变体真实性质疑及质量控制第20-21页
     ·诱变处理后代群体的遗传变异来源第20页
     ·突变体与亲本的SSR多态性第20-21页
   ·长穗颈突变体研究第21-24页
     ·水稻eui基因的发现第21-22页
     ·eui基因等位性第22-23页
     ·eui基因定位、克隆第23页
     ·eui基因的作用机理第23-24页
     ·eui基因在杂交水稻上商业应用第24页
   ·诱发叶色突变体的研究第24-28页
     ·叶色突变体的种类第24-25页
     ·叶色抑制基因第25-26页
     ·水稻叶色突变基因的定位第26页
     ·水稻叶色突变基因克隆第26页
     ·水稻叶色突变在杂交水稻上的应用第26-28页
   ·熟期突变体的研究第28-32页
     ·生育期的遗传特性第28-29页
     ·早熟突变体生育期的遗传第29页
     ·水稻生育期基因定位第29-32页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第32-34页
第二章 突变体的诱发及鉴定第34-47页
   ·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材料第35页
     ·诱变处理第35页
     ·M_1材料的种植第35页
     ·M_2代种植、观察与突变体选择第35-36页
     ·潮霉素处理第36-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44页
     ·M_1代农艺性状的表现第37-39页
     ·突变体类型及突变频率第39-42页
     ·异交频率第42-43页
     ·潮霉素抗性剔除非真实突变体第43-44页
   ·讨论第44-47页
第三章 突变体与亲本全基因组SSR差异的研究第47-57页
   ·材料与方法第48-50页
     ·材料第48-49页
     ·微卫星标记分析第49-50页
   ·结果与分析第50-55页
     ·品种间多态性差异第50-52页
     ·真实突变体与亲本之间的SSR组型差异第52页
     ·一组例外(黄玉B和Ⅱ-32B)的分析和重新验证第52-55页
   ·讨论第55-57页
第四章 黄叶显性上位基因研究第57-70页
   ·材料与方法第58-60页
     ·突变材料的培育第58页
     ·突变体叶色及农艺性状观察第58页
     ·叶绿素含量测定第58-59页
     ·突变性状的遗传分析第59-60页
     ·翠绿叶突变基因的定位第60页
   ·结果与分析第60-68页
     ·翠玉B的农艺性状表现第60-62页
       ·亲本与F_1的叶绿素含量第62-63页
     ·翠绿叶突变性状的分离第63页
     ·翠绿叶的遗传控制第63-64页
     ·显性上位基因的定位第64-68页
   ·讨论第68-70页
第五章 EUI突变对杂交稻制种影响的研究第70-82页
   ·材料与方法第71-74页
     ·水稻材料第71页
     ·田间试验与观察第71-72页
     ·遗传分析第72-73页
     ·CMS系转育与观察第73-74页
   ·结果与分析第74-80页
     ·突变体与亲本的农艺特性第74页
     ·突变基因的遗传第74-76页
     ·突变基因的等位性第76-77页
     ·外源GA_3效应第77-79页
     ·eui对种子穗上发芽的影响第79页
     ·eui突变体对CMS可育性的影响第79-80页
   ·讨论第80-82页
第六章 生育期突变体研究第82-96页
   ·材料与方法第83-84页
     ·突变体、亲本及其它材料第83页
     ·田间试验与农艺性状观察第83-84页
     ·遗传分析第84页
   ·结果与分析第84-93页
     ·突变体的生育期表现第84-85页
     ·突变体的农艺性状第85页
     ·熟期突变体的遗传特性第85-91页
     ·用突变体配组的杂交稻的播始历期第91页
     ·BT110熟期突变体的光温特性第91-93页
   ·讨论第93-96页
第七章 标记不育系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第96-102页
   ·翠玉A的选育及特性第96-99页
     ·翠玉A的选育第96-97页
     ·翠玉A的特征特性第97-99页
   ·金玉A的选育及特性第99页
     ·金玉A的选育第99页
     ·金玉A的特征特性第99页
   ·紫金46A的选育与特性第99-102页
     ·紫金46A的选育第99-100页
     ·紫金46A的特性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6页
附录第116-117页
 个人简介第116-11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茶树类胡萝卜素累积及其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研究
下一篇:转基因水稻抗病性的遗传和对发育调控的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