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 ·研究目的和先行研究回顾 | 第9-10页 |
|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韩短篇小说对西方小说叙事 模式的接受 | 第12-15页 |
| ·中韩古代小说叙事模式的特征 | 第12页 |
| ·中韩小说对西方现代小说叙事模式的接受 | 第12-15页 |
| ·鲁迅对西方近代小说叙事模式的接受 | 第13-14页 |
| ·玄镇健对西方近代小说叙事模式的接受 | 第14-15页 |
| 第三章 叙事时间的转变 | 第15-19页 |
| ·故事时间的缩短与本文时间加长 | 第15-17页 |
| ·重复的大量出现 | 第17-19页 |
| 第四章 叙事空间的转变 | 第19-22页 |
| ·非现实空间的大量减少与现实空间模式的采用 | 第19-20页 |
| ·空间相对集中化倾向的显现 | 第20-22页 |
| 第五章 叙事视角的转变 | 第22-26页 |
| ·全知视角的大量退隐与限制视角的大量出现 | 第22-24页 |
| ·第一人称叙述者的多样化倾向 | 第24-26页 |
| 第六章 叙述距离的转变 | 第26-29页 |
| ·"戏剧化"的叙述者的出现 | 第26-27页 |
| ·不可信的叙述者的出现 | 第27-28页 |
| ·"复调"式叙述的出现 | 第28-29页 |
| 第七章 结语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 致谢 | 第33-34页 |
| 附录 A | 第34-35页 |
| 附录B.1 (鲁迅作品叙事模式分析) | 第35-36页 |
| 附录B.2 (玄镇键作品叙事模式分析)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