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马吉水电站坝基岩体质量分类
| 内容提要 | 第1-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 ·工程概况及选题依据 | 第8-9页 |
| ·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9-10页 |
| ·国内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0页 |
| ·马吉水电站坝址区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马吉水电站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13-49页 |
| ·区域地质概况及地震 | 第13-19页 |
|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19-49页 |
| ·地形地貌 | 第21页 |
| ·地层岩性 | 第21-25页 |
| ·结构面 | 第25-32页 |
| ·结构面概述 | 第25-26页 |
| ·Ⅲ级结构面 | 第26-31页 |
| ·Ⅳ级结构面 | 第31页 |
| ·结构面综述 | 第31-32页 |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2-33页 |
| ·岩体渗透性 | 第32-33页 |
| ·覆盖层渗透性 | 第33页 |
| ·水质 | 第33页 |
| ·地应力特征 | 第33-37页 |
| ·坝址区地应力表现 | 第34-35页 |
| ·地应力量测 | 第35页 |
| ·地应力特征 | 第35-36页 |
| ·地应力对坝基岩体影响及评价 | 第36-37页 |
| ·物理地质现象 | 第37-43页 |
| ·岩体风化 | 第37-40页 |
| ·岩体卸荷 | 第40-42页 |
| ·不稳定边坡 | 第42页 |
| ·松散堆积体 | 第42-43页 |
| ·岩(石)体物理力学特征 | 第43-47页 |
| ·岩石物理力学特征 | 第43-44页 |
| ·岩体直剪强度 | 第44-45页 |
| ·混凝土与基岩接触面直剪强度 | 第45-46页 |
| ·岩体变形性能 | 第46-47页 |
| ·岩体结构类型 | 第47-49页 |
| 第三章 坝基岩体质量分级 | 第49-68页 |
| ·概述 | 第49-50页 |
| ·影响坝基岩体质量的单因素 | 第50-52页 |
| ·岩性及岩(石)体物理力学性质 | 第50页 |
| ·风化程度 | 第50页 |
| ·结构面 | 第50-51页 |
| ·水文地质 | 第51页 |
| ·地应力 | 第51-52页 |
| ·岩体各向异性 | 第52页 |
| ·岩体质量分级系统分析 | 第52-68页 |
|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850218-94) | 第52-57页 |
| ·定性划分 | 第52-54页 |
| ·定量指标的确定和划分 | 第54-57页 |
| ·马吉坝基岩体分级标准确定 | 第57页 |
|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 第57-63页 |
| ·比尼奥斯基岩体工程分类(RMR) | 第63-65页 |
| ·概述 | 第63页 |
| ·RMR 值取分原则 | 第63-64页 |
| ·RMR 法对马吉水电站坝基岩体分级标准 | 第64-65页 |
| ·岩体质量(M)分类 | 第65-68页 |
| ·概述 | 第65-66页 |
| ·(M)分类对马吉水电站坝基岩体分级标准 | 第66-68页 |
| 第四章 马吉水电站坝基岩体质量分级方法 | 第68-75页 |
| ·概述 | 第68-69页 |
| ·马吉水电站坝基岩体分级方法提出 | 第69-72页 |
| ·马吉水电站坝基岩体质量分级 | 第72页 |
| ·地质缺陷处理建议 | 第72-75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7页 |
| 中文摘要 | 第77-79页 |
| ABSTRACT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