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3页 |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 第11页 |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本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3-14页 |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基本理论 | 第17-29页 |
·再生资源与再生资源产业 | 第17-21页 |
·再生资源的概念及特性 | 第17-19页 |
·再生资源产业的涵义、构成与特征 | 第19-20页 |
·我国再生资源的主要来源与分类 | 第20-21页 |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涵义及构成 | 第21-24页 |
·回收物流与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涵义 | 第21-22页 |
·概念辨析——逆向物流与再生资源回收物流 | 第22-23页 |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关系 | 第23-24页 |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业务及成本构成 | 第24-26页 |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一般环节 | 第24-25页 |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过程中的作业与成本构成 | 第25-26页 |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 第26-28页 |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形成原因 | 第26-27页 |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特点 | 第27-28页 |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影响因素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体系构成主体 | 第29-37页 |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体系的构成 | 第29页 |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体系的构成与特征 | 第29-32页 |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体系构成主体 | 第29-31页 |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体系的特征 | 第31-32页 |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主体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32-37页 |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主体的发展现状 | 第32-34页 |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体系模型与算法 | 第37-63页 |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模型 | 第37-52页 |
·单品种物品回收物流网络模型 | 第37-44页 |
·多品种物品回收物流网络模型 | 第44-52页 |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决策算法设计 | 第52-55页 |
·初始解生成算法 | 第52-53页 |
·新解产生子过程 | 第53-54页 |
·回收物流网络决策算法 | 第54-55页 |
·数值仿真 | 第55-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体系发展对策 | 第63-71页 |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物流政策法规体系的对策 | 第63-65页 |
·针对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措施 | 第63-64页 |
·针对行业及行业协会的措施 | 第64-65页 |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管理体系的对策 | 第65-67页 |
·针对政府的措施 | 第65-66页 |
·针对公众的措施 | 第66-67页 |
·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物流技术体系的对策 | 第67页 |
·构建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信息平台 | 第67页 |
·提高流通加工技术 | 第67页 |
·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主体的对策 | 第67-71页 |
·回收点的建设 | 第68页 |
·回收中心的建设 | 第68-69页 |
·集散市场的建设 | 第69-70页 |
·深加工中心的建设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71页 |
·创新点 | 第71-72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