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智能手机漏洞挖掘技术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引言第7-11页
   ·智能手机漏洞研究的发展和现状第7-9页
   ·我的研究内容第9页
   ·课题支持第9-10页
   ·论文章节安排第10-11页
第二章 漏洞挖掘技术基本原理第11-23页
   ·漏洞挖掘技术模型第11页
   ·静态分析技术第11-15页
     ·有向图分析第12页
     ·污点数据传播分析第12-13页
     ·IDC 脚本分析第13-14页
     ·整数限制分析第14-15页
     ·小结第15页
   ·动态分析技术第15-22页
     ·格式分析第15-17页
     ·黑盒测试第17-18页
     ·Fuzzing 技术第18-20页
     ·虚拟堆栈分析第20-22页
     ·小结第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基于 FUZZING 的蓝牙 OBEX 安全漏洞挖掘技术第23-35页
   ·OBEX 协议分析第23-26页
     ·OBEX 对象模型第24页
     ·OBEX 会话模型第24-25页
     ·OBEX 请求/响应数据包格式第25-26页
     ·小结第26页
   ·OBEX 已公布漏洞统计分析第26-28页
   ·OBEX-Fuzzer 工具的设计与实现第28-31页
     ·脆弱点的定位第28-29页
     ·畸形数据包的构造第29-30页
     ·调试环境的搭建第30-31页
     ·OBEX-Fuzzer 工具设计实现第31页
   ·测试结果第31-33页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手机浏览器安全漏洞挖掘技术第35-45页
   ·HTTP 协议概述第35页
   ·HTTP 协议分析第35-40页
     ·HTTP 请求信息第36-38页
     ·HTTP 响应信息第38-39页
     ·HTTP 实体信息第39-40页
   ·HTTP-Fuzzer 工具的设计与实现第40-42页
     ·HTTP-Fuzzer 工具的设计第40-41页
     ·HTTP-Fuzzer 工具的具体实现第41-42页
   ·实际测试第42-43页
     ·测试环境的搭建第42页
     ·测试结果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五章 基于协议屏蔽的安全漏洞挖掘技术研究第45-55页
   ·传统漏洞挖掘技术的缺点第45-46页
   ·基于协议屏蔽的安全漏洞挖掘技术第46-53页
     ·技术模型第46-48页
     ·脚本集第48-49页
     ·协议样本包第49-51页
     ·测试数据包的构造第51-52页
     ·漏洞信息识别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研究成果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JXTA的即时通信应用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P2P文件共享型蠕虫传播模型及其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