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深长摩擦桩承载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34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33页 |
| ·大直径深长桩的概念 | 第9页 |
| ·桩基承载特性研究 | 第9-10页 |
| ·承载力研究现状 | 第10-26页 |
| ·竖向变形(沉降)研究现状 | 第26-3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 第二章 大直径深长摩擦桩承载特性现场试验研究 | 第34-43页 |
| ·概述 | 第34页 |
| ·工程概况 | 第34-35页 |
| ·现场试验概况 | 第35页 |
| ·试验设计与实施 | 第35-37页 |
| ·试验内容 | 第35页 |
| ·测试元件布设 | 第35-36页 |
| ·试验加载与测试 | 第36-37页 |
| ·试验数据处理与汇总 | 第37-39页 |
| ·桩顶沉降计算 | 第37页 |
| ·桩的受力计算 | 第37-38页 |
| ·桩侧摩阻力及摩阻强度的计算 | 第38-39页 |
| ·桩基承载特性分析 | 第39-42页 |
| ·桩基承载力性状分析 | 第39-40页 |
| ·试桩桩身轴力及桩端阻力发挥性状 | 第40-41页 |
| ·试桩桩侧阻力发挥性状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三章 桩基承载特性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43-73页 |
| ·概述 | 第43-46页 |
| ·有限元分析的特点 | 第43-44页 |
| ·有限元在桩基受力分析中的应用 | 第44页 |
| ·计算软件简介 | 第44-46页 |
| ·桩基承载力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46-50页 |
| ·几何模型 | 第46-47页 |
| ·本构模型 | 第47-50页 |
| ·计算方案与计算参数 | 第50-51页 |
| ·计算方案 | 第50页 |
| ·材料参数 | 第50-51页 |
| ·边界条件确定 | 第51页 |
| ·桩基承载力确定方法 | 第51-54页 |
| ·极限承载力确定方法 | 第51-52页 |
| ·容许承载力确定方法 | 第52-54页 |
| ·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确定 | 第54-55页 |
| ·计算成果与分析 | 第55-70页 |
| ·现场静载试验与仿真计算对比分析 | 第55-56页 |
| ·桩长对桩基承载特性影响 | 第56-61页 |
| ·桩径对桩基承载特性影响 | 第61-67页 |
| ·长径比对桩基承载特性影响 | 第67-70页 |
| ·小结 | 第70-73页 |
| 第四章 大直径深长摩擦桩承载力确定方法 | 第73-95页 |
| ·概述 | 第73页 |
| ·桩基P-S 曲线确定承载力方法 | 第73-82页 |
| ·大直径深长摩擦桩荷载传递机理 | 第73-74页 |
| ·桩基P-S 曲线计算方法 | 第74-82页 |
| ·桩基承载力确定 | 第82页 |
| ·P-S 曲线确定承载力工程适用性评价 | 第82-94页 |
| ·深长桩P—S 曲线确定承载力工程适用性评价 | 第82-87页 |
| ·超长桩P-S 曲线确定承载力工程适用性评价 | 第87-94页 |
| ·小结 | 第94-95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95-97页 |
| 主要结论 | 第95-96页 |
| 进一步建议 | 第96-97页 |
| 参考文献 | 第97-10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 | 第10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3-104页 |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