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嵌入式Internet智能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选题背景第14-15页
   ·数据采集装置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5-18页
     ·数据采集装置的市场状况第15-18页
     ·数据采集装置的发展趋势第18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第18-19页
   ·论文主要工作第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二章 嵌入式Internet智能数据采集系统的基础技术研究第20-26页
   ·嵌入式Internet智能数据采集系统的模型第20-22页
     ·现场数据采集和监控模块第20-21页
     ·网络传输模块第21-22页
     ·远程终端模块第22页
   ·系统支撑技术的介绍第22-25页
     ·网络接入第22-24页
     ·网络通信协议TCP/IP介绍第24-25页
     ·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特点第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嵌入式Internet智能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方案第26-36页
   ·嵌入式Internet智能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规划第26-27页
   ·系统硬件设计第27-32页
     ·场数据采集和控制模块芯片的选择第27-31页
       ·MSP430F449主要特点和功能有第28-29页
       ·AD转换器第29-31页
     ·网络接口模块芯片的选取第31-32页
       ·控制芯片的选取第31-32页
       ·以太网控制器的选取第32页
   ·嵌入式操作系统简介和选型第32-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系统场数据采集和监控模块外围硬件设计第36-60页
   ·现场数据采集和监控模块硬件设计第36页
   ·MSP430F449最小系统第36-42页
     ·MSP430F449单片机的内部功能模块与引脚排列第37-38页
     ·复位电路第38页
     ·晶振电路第38-39页
     ·电源电路第39-41页
     ·编程调试电路第41-42页
   ·人机接口电路第42-46页
     ·液晶显示第42-45页
     ·键盘电路第45-46页
   ·串口通讯电路第46-47页
   ·实时时钟电路第47-51页
   ·环境温度检测电路第51-54页
   ·数据采集模块电路第54-59页
     ·模拟量采集电路第54-58页
     ·开关量采集电路第58-59页
     ·数据采集装置的误差分析第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系统网络接口的设计第60-78页
   ·网络接口模块硬件设计第60-68页
     ·嵌入式ARM微处理器LPC3132的结构图和特性第60-61页
     ·LPC2132的最小系统第61-63页
     ·以太网控制芯片ENC28J60第63-65页
     ·网络接口模块电路的设计第65-68页
   ·网络接口模块软件设计第68-77页
     ·TCP/IP协议的分层与封装第68-70页
     ·协议栈的裁减第70页
     ·TCP/IP协议的实现方法第70-72页
     ·以太网驱动程序的编写第72-75页
     ·网络接口模块主程序第75-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六章 系统软件设计第78-102页
   ·μC/OS-Ⅱ介绍第78-79页
   ·μC/OS-Ⅱ的移植第79-88页
     ·INCLUDES.H文件的修改第80页
     ·OS_CPU.H文件的修改第80-82页
     ·OS_CPU_A.ASM文件的修改第82-86页
     ·OS_CPU_C.C文件的修改第86-88页
   ·系统软件设计第88-101页
     ·系统主程序的设计第88-89页
     ·液晶显示任务第89-93页
     ·键盘任务程序第93页
     ·串口通讯程序第93-95页
     ·实时时钟程序第95-97页
     ·环境温度检测TMP04程序第97-98页
     ·数据采集程序第98-101页
   ·本章小节第101-102页
第七章 系统调试第102-111页
   ·硬件电路调试第102-103页
     ·信号传输措施第102页
     ·电路板的抗干扰设计第102-103页
     ·硬件电路检查第103页
   ·系统软件开发方法第103-106页
     ·JTAG接口硬件电路第103-104页
     ·软件开发环境第104-106页
   ·实验设计验证第106-110页
     ·RS232串口通讯实验第106-107页
     ·A/D转换实验第107-108页
     ·整体调试第108-110页
   ·本章小节第110-111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模糊逻辑参数整定的加热炉炉温仿人智能控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