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传统民居地面景观研究与探索--以云南合院式传统民居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9-12页 |
·传统民居地面景观的研究范围 | 第12-13页 |
·传统民居地面景观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传统民居地面景观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传统民居地面景观构成要素 | 第16-40页 |
·地面景观的概念 | 第16-17页 |
·“地面景观”的概念界定 | 第17页 |
·“地面景观”的范围界定 | 第17页 |
·地面铺装的分类 | 第17-19页 |
·传统民居地面铺装材料 | 第19-25页 |
·硬质铺地 | 第20-24页 |
·软质铺地 | 第24-25页 |
·地面景观组成元素 | 第25-38页 |
·不可移动的景观要素 | 第27-36页 |
·可以移动的景观要素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传统民居地面装饰构造及景观作用 | 第40-76页 |
·传统民居地面铺装图案 | 第40-58页 |
·云南传统图案类型 | 第40-48页 |
·按其图形特点分类 | 第40-43页 |
·按其图形相互关系分类 | 第43-45页 |
·按其铺装题材分类 | 第45-48页 |
·云南常见地面铺装图案解析 | 第48-55页 |
·云南传统民居地面铺装图案内涵 | 第55-58页 |
·云南传统民居地面图案形式美与构成法则 | 第58-61页 |
·地面铺装的艺术表现 | 第61-66页 |
·铺装的色彩 | 第61-63页 |
·铺装的尺度 | 第63-64页 |
·铺装的质感 | 第64-66页 |
·传统民居地面铺装的构造 | 第66-70页 |
·传统民居地面景观的作用 | 第70-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四章 传统民居地面景观的形态分析 | 第76-96页 |
·云南不同民族传统民居中地面景观形态分析 | 第77-80页 |
·云南传统民居中铺地的位置及图案 | 第80-85页 |
·大门台阶铺地 | 第81页 |
·民居入口处铺地 | 第81-83页 |
·庭院铺地 | 第83-85页 |
·云南传统民居地面景观特有的文化内涵 | 第85-90页 |
·地面景观中的石雕景观 | 第86-89页 |
·地面景观中的水景观 | 第89页 |
·地面景观中的植物景观 | 第89-90页 |
·传统民居庭院中的景观布局 | 第90-92页 |
·云南传统民居地面景观的特点 | 第92-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五章 传统民居地面景观评价体系及案例分析 | 第96-114页 |
·传统民居地面景观评价体系研究范围 | 第96-97页 |
·传统民居地面景观评价体系的特点 | 第97页 |
·传统民居景观评价方法 | 第97-103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98-101页 |
·层次分析法(AHP) | 第98-99页 |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 第99-100页 |
·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 第100-101页 |
·SD法 | 第101-102页 |
·其它评价方法 | 第102-103页 |
·传统民居地面景观评价方法选取原则 | 第103-105页 |
·武家大院地面景观评价 | 第105-112页 |
·评价方法的选取 | 第105-107页 |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107-108页 |
·评价结果 | 第108-112页 |
·传统地面铺装对现代地面景观设计的启示 | 第112-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14-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0页 |
附件 | 第120-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