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渗流边坡的稳定性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3-21页 |
| ·关于滑坡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关于现场监测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关于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 第21-22页 |
|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 第2章 工程地质特征及现场监测设计 | 第23-34页 |
|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第23-29页 |
|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 第23-24页 |
| ·地层、岩性 | 第24-26页 |
| ·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及地震裂度 | 第26-27页 |
|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 第27-28页 |
| ·近代不良自然地质现象 | 第28-29页 |
| ·监测系统的设计 | 第29-33页 |
| ·仪器的选择 | 第29-31页 |
| ·仪器的布置与安装 | 第31-33页 |
| ·监测频率 | 第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滑坡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4-53页 |
| ·数据的采集 | 第35-36页 |
| ·数据的处理 | 第36-37页 |
| ·测斜原理 | 第36-37页 |
| ·数据处理 | 第37页 |
| ·数据的分析 | 第37-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4章 边坡数值模拟基本原理与方法 | 第53-72页 |
| ·FLAC~(3D)计算原理与方法 | 第55-58页 |
| ·FLAC~(3D)基本原理 | 第55-57页 |
| ·FLAC~(3D)求解问题的一般方法 | 第57-58页 |
| ·数值计算本构模型 | 第58-62页 |
| ·流——固相互作用 | 第62-70页 |
| ·FLAC中流——固作用简介 | 第63-64页 |
| ·流体——固体相互作用数值表达 | 第64-70页 |
| ·小结 | 第70-72页 |
| 第5章 数值模型的建立与计算 | 第72-83页 |
| ·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72-74页 |
| ·计算范围 | 第72页 |
| ·材料参数 | 第72-73页 |
| ·模型的生成 | 第73-74页 |
| ·边坡数值模拟 | 第74-81页 |
| ·边坡初始应力状态模拟 | 第74-75页 |
| ·流—固耦合模拟 | 第75-81页 |
| ·小结 | 第81-83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83-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0页 |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