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基于社会环境健康性影响要素的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设计导则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研究的背景第12-21页
     ·目前我国城市住宅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第12-14页
     ·城镇居住区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新需求第14-16页
     ·相关研究的启发与思考第16-21页
   ·课题来源、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第21-23页
     ·课题来源第21页
     ·研究对象第21-22页
     ·研究目的第22页
     ·研究意义第22页
     ·研究内容第22-23页
   ·关键词的界定第23-24页
     ·居住区第23页
     ·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第23页
     ·居住区社会环境第23-24页
     ·居住区社会环境健康性第24页
     ·设计导则第24页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第24-28页
     ·研究方法第24-25页
     ·论文框架第25-28页
第二章 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社会环境及其辩证关系第28-41页
   ·居住区环境第28-30页
     ·居住区环境的构成第28-29页
     ·居住区环境的功能第29-30页
   ·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第30-41页
     ·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涵义第30-31页
     ·居住区社会环境涵义第31-32页
     ·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辩证统一第32-41页
第三章 居住区社会环境健康性影响要素的建设理念第41-67页
   ·社会环境健康性影响要素建设对户外空间环境的引导第41-45页
     ·社会环境健康性建设的需求第41-42页
     ·社会环境健康性影响要素的提出第42-45页
   ·案例分析──金华“天龙·南国名城”健康住宅调研第45-61页
     ·背景概述第45-46页
     ·居住区整体环境的分析第46-50页
     ·社会环境的相关分析第50-56页
     ·户外空间环境的相关分析第56-59页
     ·调研结果分析总结第59-61页
   ·社会环境健康性影响要素的应用思考第61-67页
     ·居民对健康的社会环境的具体需求第61-62页
     ·对社会环境健康性影响要素的再思考第62-67页
第四章 基于居住区社会环境健康性影响要素的户外空间环境设计对策第67-112页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相关内容的评述第67-73页
     ·“总则”部分相关内容分析第67-68页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部分相关内容分析第68-69页
     ·“住宅”部分相关内容分析第69页
     ·“公共服务设施”部分相关内容分析第69页
     ·“绿地”部分相关内容分析第69-70页
     ·“道路”部分相关内容分析第70-71页
     ·关于《规范》整体内容的分析和总结第71-73页
   ·户外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第73-112页
     ·安全感、压抑感、领域感及邻里感的构建──居民健康环境心理的形成第74-100页
     ·亲情感、认同感的构建──人性化的设计第100-105页
     ·归属感、参与感的构建──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第105-112页
第五章 基于居住区社会环境健康性影响要素的户外空间环境设计导则第112-156页
   ·导则概述第112-113页
     ·研究目的第112页
     ·导则本质第112-113页
     ·成果形式第113页
   ·导则整体结构第113-116页
     ·导则框架第113-115页
     ·细则内容说明第115-116页
   ·总体说明第116-117页
   ·整体设计第117-119页
     ·整体设计的目标第117-118页
     ·整体设计的要点第118-119页
   ·基本环境设施第119-140页
     ·建构筑物类第119-124页
     ·景观类第124-128页
     ·工程设施类第128-130页
     ·信息类第130-131页
     ·卫生类第131-133页
     ·游憩类第133-136页
     ·照明安全类第136-138页
     ·道路交通类第138-139页
     ·无障碍设计类第139-140页
   ·绿化景观第140-148页
     ·植物种植第140-142页
     ·各级绿地第142-148页
   ·活动场地第148-152页
     ·儿童游戏场地第148-149页
     ·老年人活动场地第149-150页
     ·小区中心广场第150-151页
     ·专项活动场地第151-152页
   ·道路及停车第152-155页
     ·居住区道路第152-154页
     ·停车场第154-155页
   ·公共服务设施第155-156页
     ·幼儿园第155-156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156-158页
   ·结论第156-157页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第157-158页
致谢第158-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61页
附录 A 金华“天龙·南国名城”健康住宅调研问卷设置第161-165页
附录 B 金华“天龙·南国名城”健康住宅调研访谈个例第165-167页
附录 C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与社会环境健康性影响要素有关的条文总结第167-169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配有锚栓的钢筋混凝土板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下一篇:居住街区的内向性与外向性:上海—巴黎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