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OVAL规范的多平台补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目前状况简要分析 | 第15页 |
·本文的研究的工作 | 第15-16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漏洞及补丁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17-26页 |
·安全漏洞 | 第17-18页 |
·漏洞定义 | 第17页 |
·漏洞来源 | 第17-18页 |
·OVAL规范 | 第18-20页 |
·OVAL XML Schema | 第18-19页 |
·OVAL漏洞定义库 | 第19页 |
·OVAL漏洞扫描结果 | 第19-20页 |
·CVE | 第20-22页 |
·CVE字典 | 第20-21页 |
·OVAL与CVE的关系 | 第21-22页 |
·OVAL兼容和CVE兼容 | 第22-23页 |
·OVAL兼容 | 第22页 |
·CVE兼容 | 第22-23页 |
·补丁管理系统的OVAL兼容性 | 第23页 |
·Windows补丁 | 第23-24页 |
·Hotfix和Service Pack | 第23-24页 |
·补丁程序的命名规则 | 第24页 |
·Linux补丁 | 第24-25页 |
·RPM文件 | 第24-25页 |
·SRC文件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补丁管理的方案 | 第26-36页 |
·补丁管理的框架 | 第26-27页 |
·补丁管理的过程 | 第27-31页 |
·微软提出的补丁管理过程 | 第27-28页 |
·XFOCUS组织提出的补丁管理过程 | 第28页 |
·CNCERT/CC和启明星辰提出的补丁管理过程 | 第28-29页 |
·Solaris操作系统中的补丁管理过程 | 第29-30页 |
·Madhu Kanoor等提出的补丁管理过程 | 第30-31页 |
·补丁管理过程的分析比较 | 第31-35页 |
·补丁管理的过程的分解 | 第31-32页 |
·补丁事前管理 | 第31-32页 |
·补丁实施过程管理 | 第32页 |
·补丁事后管理 | 第32页 |
·五种补丁管理过程的分析比较 | 第32-35页 |
·补丁管理过程的分析 | 第32-34页 |
·分析得出的结论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补丁管理系统的设计 | 第36-58页 |
·总体设计 | 第36-39页 |
·设计目标 | 第36-37页 |
·系统运行的网络环境 | 第37-38页 |
·系统总体结构 | 第38-39页 |
·Windows补丁管理子系统的设计 | 第39-48页 |
·Windows补丁管理子系统的结构 | 第39-41页 |
·Windows补丁管理子系统的模块设计 | 第41-44页 |
·WSUS模块 | 第41页 |
·WSUS的API | 第41-42页 |
·补丁定义库管理模块 | 第42-43页 |
·WSUS自动配置模块 | 第43页 |
·Windows补丁管理模块 | 第43-44页 |
·Windows补丁管理子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 第44-48页 |
·OVAL、CVE及微软补丁等信息映射关系的研究 | 第44-45页 |
·Windows补丁定义库设计 | 第45-46页 |
·Windows补丁定义库的建立 | 第46-47页 |
·Windows补丁定义库的应用 | 第47-48页 |
·Linux补丁管理子系统的设计 | 第48-54页 |
·Linux补丁管理子系统的结构 | 第48-49页 |
·Linux补丁管理子系统的模块设计 | 第49-50页 |
·补丁及其信息采集模块 | 第49-50页 |
·Linux补丁管理模块 | 第50页 |
·Linux补丁管理子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 第50-54页 |
·Linux补丁信息获取的研究 | 第50-52页 |
·Linux补丁定义库设计 | 第52-54页 |
·用户代理的设计 | 第54-56页 |
·用户代理模块设计 | 第54-55页 |
·用户代理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 第55-56页 |
·补丁安装的交互过程 | 第55-56页 |
·中心管理子系统的设计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补丁管理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第58-78页 |
·Windows补丁管理子系统的关键实现 | 第58-63页 |
·Windows补丁定义库的实现 | 第58-62页 |
·生成Windows补丁定义库 | 第58-60页 |
·Windows补丁定义库的XML实例 | 第60-62页 |
·WSUS自动配置的实现 | 第62-63页 |
·WSUS自动配置的过程 | 第62页 |
·WSUS的默认配置文件 | 第62-63页 |
·Linux补丁管理子系统的关键实现 | 第63-66页 |
·Linux补丁信息获取的实现 | 第63-65页 |
·Red Hat系统补丁信息的获取 | 第63-64页 |
·Solaris系统补丁信息的获取 | 第64-65页 |
·Linux补丁定义库的实现 | 第65-66页 |
·中心管理子系统的关键实现 | 第66-67页 |
·补丁定义库检索的实现 | 第66-67页 |
·系统的改进与优化 | 第67-72页 |
·多平台文件管理的实现 | 第67-70页 |
·文件目录的多平台操作 | 第67-69页 |
·文件的多平台操作 | 第69-70页 |
·使用单子设计模式提高系统效率 | 第70-71页 |
·使用多线程提高补丁信息获取的效率 | 第71-72页 |
·系统测试 | 第72-77页 |
·测试的环境 | 第72-73页 |
·软硬件环境 | 第72页 |
·测试的网络环境 | 第72-73页 |
·测试的结果 | 第73-77页 |
·系统运行界面 | 第73-74页 |
·系统的功能评测 | 第74-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论文总结 | 第78页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