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与主要品质性状QTLs分析
| 目录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作物遗传图谱与QTLs研究进展 | 第12-24页 |
| 1 遗传标记技术 | 第12-16页 |
| ·形态学标记 | 第12页 |
| ·细胞学标记 | 第12-13页 |
| ·蛋白质标记 | 第13页 |
| ·DNA分子标记 | 第13-16页 |
| 2 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16-20页 |
| ·DNA标记的选择 | 第16-17页 |
| ·作图群体的构建 | 第17-19页 |
| ·亲本选配 | 第17页 |
| ·作图群体类型 | 第17-19页 |
| ·群体大小 | 第19页 |
| ·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19-20页 |
| 3 遗传图谱的应用 | 第20-22页 |
| ·基因定位 | 第20-22页 |
| ·质量性状基因定位 | 第20页 |
| ·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 | 第20-22页 |
| ·图位克隆 | 第22页 |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22页 |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萝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第24-3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 ·基因组DNA提取 | 第26页 |
| ·RAPD标记分析 | 第26页 |
| ·SRAP标记分析 | 第26-27页 |
| ·引物筛选 | 第27页 |
| ·数据整理与连锁分析 | 第27-28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 ·萝卜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 第28页 |
| ·分子标记分析 | 第28-31页 |
| ·RAPD标记分析 | 第28-31页 |
| ·SRAP标记分析 | 第31页 |
|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31-34页 |
| 3 讨论 | 第34-37页 |
| ·不同作图群体对图谱的影响 | 第34页 |
| ·作图亲本的选配 | 第34页 |
| ·偏分离现象分析 | 第34-35页 |
| ·本研究中遗传连锁图谱的特点 | 第35-36页 |
| ·分子连锁图与染色体的关系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萝卜主要品质性状QTLs分析 | 第37-4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 ·主要品质性状测定 | 第38-39页 |
| ·干物质含量测定 | 第38页 |
| ·可溶性总糖含量测定 | 第38页 |
| ·粗纤维含量测定 | 第38页 |
|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38页 |
| ·硝酸盐含量测定 | 第38-39页 |
| ·Vc含量测定 | 第39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7页 |
| ·主要品质性状表型值及遗传分布 | 第39-42页 |
| ·萝卜主要品质性状QTLs分析 | 第42-47页 |
| ·干物质含量QTLs分析 | 第42页 |
| ·可溶性总糖含量QTLs分析 | 第42-43页 |
| ·粗纤维含量QTLs分析 | 第43页 |
| ·蛋白质含量QTLs分析 | 第43-45页 |
| ·硝酸盐含量QTLs分析 | 第45页 |
| ·Vc含量QTLs分析 | 第45-47页 |
| 3 讨论 | 第47-49页 |
| ·QTLs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第47页 |
| ·QTLs分析与遗传分析的比较 | 第47-48页 |
| ·QTLs标记的应用 | 第48-49页 |
| 全文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