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商业经济管理法令论文

商业秘密保护的法经济学分析

摘要第1-9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商业秘密的内涵第10-17页
 一、商业秘密的定义第10-13页
  (一) 国际公约中的定义第10-11页
  (二) 外国法律文件中的定义第11-12页
  (三) 中国法律文件中的定义第12-13页
 二、商业秘密的特征第13-17页
  (一) 信息性第13-15页
  (二) 不可公开性第15-16页
  (三) 价值性第16-17页
第二章 商业秘密保护的理论基础第17-23页
 一、维护竞争秩序第17页
 二、激励私人供给第17-18页
 三、减小交易成本第18-20页
 四、补充专利制度第20-23页
  (一) 部分信息达不到专利的标准第20-21页
  (二) 部分信息申请和维持专利的成本太高第21页
  (三) 部分信息以秘密形式存在可能获得更长的保护期限第21-23页
第三章 商业秘密保护的立法模式第23-33页
 一、商业秘密保护的合同法立法模式第23-27页
  (一) 买卖双方的保密协议第23-26页
  (二) 雇佣双方的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协议第26-27页
 二、商业秘密保护的侵权法立法模式第27-29页
  (一) 补偿性赔偿责任第27-28页
  (二) 惩罚性赔偿责任第28页
  (三) 临时性禁令措施第28-29页
 三、商业秘密保护的刑法立法模式第29-30页
  (一) 刑事责任的威慑作用第29-30页
  (二) 降低错误成本第30页
 四、商业秘密保护的诉讼法立法模式第30-31页
  (一) 不公开审判制度第30-31页
  (二) 特殊举证责任制度第31页
 五、商业秘密保护的限制第31-33页
第四章 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的制度现状和立法缺陷第33-40页
 一、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的制度现状第33-37页
  (一) 我国商业秘密的合同法保护现状第33-35页
  (二) 我国商业秘密的侵权法保护现状第35页
  (三) 我国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现状第35-36页
  (四) 我国商业秘密的诉讼法保护现状第36-37页
 二、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的立法缺陷第37-40页
  (一) 我国商业秘密合同法保护的立法缺陷第37页
  (二) 我国商业秘密侵权法保护的立法缺陷第37-38页
  (三) 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立法缺陷第38-39页
  (四) 我国商业秘密诉讼法保护的立法缺陷第39-40页
第五章 我国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完善第40-44页
 一、完善合同法制度,明确竞业禁止协议的适用条件第40-41页
 二、完善侵权法制度,确立科学的赔偿标准和合理的禁令制度第41-42页
  (一) 确立科学的赔偿标准第41页
  (二) 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第41-42页
  (三) 确立合理的禁令制度第42页
 三、完善刑法保护制度,明确“重大责任”的涵义第42页
 四、完善诉讼法保护制度,增加保密审判和特殊举证责任的规定第42-44页
  (一) 增加诉讼参加人的保密义务第42-43页
  (二) 对商业秘密案件举证责任作特殊规定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国银行并购中资银行的反垄断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设立中公司的法律地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