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7-15页 |
一、并购的概念 | 第7-11页 |
(一) 并购在外国法律中的涵义 | 第7-9页 |
(二) 中国法中并购的定义 | 第9-11页 |
二、外国银行的概念 | 第11-13页 |
(一) 外国银行在中国法中的定义 | 第11页 |
(二) 外资银行是否为银行的判断 | 第11-12页 |
(三) 外国银行商业存在的要求 | 第12-13页 |
三、中资银行的概念 | 第13-15页 |
(一) 中资银行在中国法中的定义 | 第13-14页 |
(二) 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区分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银行并购的现实可能性和反垄断法调整的必要性 | 第15-22页 |
一、外国银行并购中资银行的现实可能性 | 第15-19页 |
(一) 中国银行市场的持续开放和对外资数量的旺盛需求 | 第15-16页 |
(二) 外国银行并购中资银行的现实状况和发展空间 | 第16-19页 |
二、对外国银行并购中资银行进行反垄断法调整的必要性 | 第19-22页 |
(一) 反垄断法律对中国银行市场的可适用性 | 第19-20页 |
(二) 外国银行并购造成市场集中的可能性 | 第20-21页 |
(三) 现有银行法律规范功能的不足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美国对银行并购的反垄断法律调整及给中国的思考 | 第22-36页 |
一、以美国做法为考查对象的理由 | 第22-24页 |
(一) 并购法律的趋同性 | 第22-23页 |
(二) 银行并购反垄断法调整的相对独立性 | 第23-24页 |
二、从中美银行业背景的对比看外国银行并购中资银行反垄断法调整的价值定位 | 第24-27页 |
(一) 创造竞争还是维持竞争 | 第24-25页 |
(二) 一般的反垄断法精神还是特殊的行业特性 | 第25-26页 |
(三) 对内还是防外 | 第26-27页 |
三、美国的具体规定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27-36页 |
(一) 美国对并购调整一般法律依据及对中国的启示 | 第27-28页 |
(二) 一般立法和特殊立法的一致性与双重性 | 第28-30页 |
(三) 美国各执法机构所采用具体标准的探讨 | 第30-34页 |
(四) 涉及关联企业时的并购时美国的特殊做法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对银行市场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的思考 | 第36-41页 |
一、各国银行并购反垄断法执行机构的设置及比较 | 第36-38页 |
(一) 欧洲主要国家并购反垄断审查机构简介 | 第36-37页 |
(二) 美国的机构设置:一个居中的做法 | 第37-38页 |
二、中国反垄断机构的情况和思考 | 第38-41页 |
(一) 中国一般反垄断法机构的设置 | 第38-39页 |
(二) 中国银行领域反垄断法机构设置的探讨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