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6页 |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第14页 |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特色 | 第15-16页 |
第2章 重庆摩托车工业发展现状 | 第16-22页 |
·重庆摩托车工业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重庆摩托车的起步阶段 | 第16页 |
·蓬勃发展时期 | 第16页 |
·低迷时期 | 第16-17页 |
·再次高速发展时期 | 第17页 |
·重庆摩托车企业国际化现状 | 第17-19页 |
·内外向国际化合作深入发展 | 第17-18页 |
·外向国际化进程推进 | 第18-19页 |
·重庆摩托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研发能力将是竞争的焦点 | 第19页 |
·大力发展海外市场 | 第19-20页 |
·环保、节能型摩托车将成为发展趋势 | 第20页 |
·重庆摩托车工业在泰国发展存在问题 | 第20-22页 |
·出口企业竞相降价 | 第20页 |
·泰国市场的壁垒政策 | 第20-21页 |
·缺乏适应泰国市场的复合性人才 | 第21页 |
·缺乏售后服务体系 | 第21页 |
·缺乏重庆摩托车品牌 | 第21-22页 |
第3章 重庆摩托车工业对外发展必要性分析 | 第22-26页 |
·重庆汽摩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分析 | 第22-23页 |
·市场寻求型跨国经营 | 第22页 |
·贸易替代型为主的跨国经营 | 第22-23页 |
·技术获取型跨国经营 | 第23页 |
·重庆汽摩企业跨国经营条件分析 | 第23-26页 |
·具有成本优势和技术比较优势 | 第23-24页 |
·产业集群的支撑 | 第24页 |
·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 | 第24-26页 |
第4章 重庆摩托车在泰国跨国经营可行性分析 | 第26-34页 |
·泰国摩托车市场现状分析 | 第26-28页 |
·生产情况 | 第26页 |
·国内销售 | 第26页 |
·出口情况 | 第26-27页 |
·进口情况 | 第27-28页 |
·重庆摩托车工业在泰国市场的优势 | 第28-34页 |
·价格优势 | 第29-30页 |
·人文优势 | 第30-31页 |
·后发优势 | 第31-32页 |
·泰国宏观经济政策优势 | 第32-34页 |
第5章 重庆摩托车工业在泰国跨国经营的路径选择 | 第34-50页 |
·影响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主要因素 | 第34页 |
·企业自身的条件 | 第34页 |
·产品的技术难度程度 | 第34页 |
·企业家因素和国际国内环境因素 | 第34页 |
·贸易式进入 | 第34-38页 |
·间接出口 | 第35-36页 |
·直接出口 | 第36-38页 |
·贸易式进入的利弊 | 第38页 |
·契约式进入 | 第38-43页 |
·契约式进入的含义及适用情况 | 第38-40页 |
·契约式进入的具体方式 | 第40-42页 |
·契约式进入的利弊 | 第42-43页 |
·投资式进入 | 第43-46页 |
·合资与独资的比较分析 | 第43-44页 |
·购并与新建的比较分析 | 第44-46页 |
·跨国经营进入方式的定量分析 | 第46-50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策略建议 | 第50-56页 |
·重庆摩托车在泰国最佳国际化路径——对外直接投资 | 第50-52页 |
·生产经营系统采取部分进入模式 | 第50-51页 |
·创建跨国子企业 | 第51页 |
·所有权安排上采取先合资经营再独资经营 | 第51-52页 |
·重庆摩托车在泰国跨国经营的策略建议 | 第52-56页 |
·加强重庆摩托车工业的内部资源整合,增强在泰国市场的实力 | 第52-53页 |
·加强行业管理和行业准入管理 | 第53页 |
·加强重庆市政府对摩托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力度 | 第53页 |
·实施品牌战略 | 第53-54页 |
·整合重庆摩托车在泰国的投资——营销——服务管理 | 第54页 |
·培养高素质的海外人才队伍 | 第54页 |
·建立重庆摩托车工业在泰国的预警系统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