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导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特点及研究的价值 | 第13-19页 |
一、价值观和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 | 第13-15页 |
(一) 价值的含义 | 第13-14页 |
(二) 价值观的含义 | 第14-15页 |
(三) 大学生价值观的含义 | 第15页 |
二、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 | 第15-16页 |
(一) 导向性 | 第15页 |
(二) 不稳定性 | 第15-16页 |
(三) 差异性 | 第16页 |
三、研究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价值 | 第16-19页 |
(一) 研究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理论价值 | 第17页 |
(二) 研究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实践价值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调研分析 | 第19-39页 |
一、对当代大学生学习价值观的调研分析 | 第19-24页 |
(一) 学习目的的分类比较 | 第20-21页 |
(二) 大学生学习关注内容的分类比较 | 第21-22页 |
(三) 学习态度的分类比较 | 第22-23页 |
(四) 大学生学习功利性分类比较 | 第23-24页 |
二、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研分析 | 第24-29页 |
(一) 大学生的人生目标的分类比较 | 第24-25页 |
(二) 大学生人生信仰的分类比较 | 第25-26页 |
(三) 自我价值实现途径的分类比较 | 第26页 |
(四) 大学生崇拜偶像的分类对比 | 第26-27页 |
(五) 对人生成功的分类比较 | 第27-28页 |
(六) 大学生人生态度的分类比较 | 第28-29页 |
三、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调研分析 | 第29-34页 |
(一) 大学生就业目的的分类比较 | 第30页 |
(二) 大学生就业考虑因素的分类比较 | 第30-31页 |
(三) 大学生就业途径的分类比较 | 第31-32页 |
(四)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分类比较 | 第32-33页 |
(五) 大学生就业观的分类比较 | 第33-34页 |
四、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研后的启示 | 第34-39页 |
(一) 重视自我发展,主体意识增强 | 第34-35页 |
(二) 价值趋向多元,表现更为多样 | 第35-36页 |
(三) 价值观时代性强,内涵更为丰富 | 第36-39页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9-49页 |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9-43页 |
(一) 当代大学生学习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二)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三)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3-49页 |
(一) 国内外错误价值观的影响 | 第43-44页 |
(二) 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 | 第44-46页 |
(三)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滞后的影响 | 第46-47页 |
(四) 当代大学生自身弱点的影响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培养当代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对策 | 第49-57页 |
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教育 | 第49-50页 |
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 第50-52页 |
三、开发隐性教育资源,营造科学价值观教育氛围 | 第52-53页 |
四、重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环节,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 第53-54页 |
五、开展大学生修身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 第54-57页 |
注释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后记 | 第63-65页 |
在学期间发布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