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7页 |
·选题的缘起 | 第7-9页 |
·本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本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主要理论支持 | 第14-17页 |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ADR) | 第14-15页 |
·人类学民族学相关理论 | 第15-17页 |
2 田野点的概况 | 第17-20页 |
·金秀瑶族自治县概况 | 第17-18页 |
·长垌乡概况 | 第18-20页 |
3 长垌乡瑶族民间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变迁 | 第20-40页 |
·瑶族石牌制度——传统型瑶族民间非诉讼机制 | 第21-28页 |
·大瑶山石牌制度概述 | 第21-22页 |
·石牌制度的非诉讼程序意义 | 第22-26页 |
·石牌作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不足 | 第26-28页 |
·人民调解制度与纠纷调处——现代型瑶族民间非诉讼机制 | 第28-36页 |
·人民调解制度与纠纷调处工作概述 | 第28-31页 |
·人民调解制与纠纷调处制度的非诉讼程序意义 | 第31-36页 |
·长垌乡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变迁 | 第36-40页 |
4 长桐乡非诉讼机制变迁的原因 | 第40-45页 |
·政治制度 | 第40-42页 |
·竞争与冲突 | 第42-43页 |
·技术与经济 | 第43-45页 |
5 长桐乡非诉讼机制变迁的原因 | 第45-46页 |
6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9-50页 |
注释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