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本文写作背景、写作意义和写作目的 | 第12-14页 |
·写作背景 | 第12-13页 |
·写作意义 | 第13-14页 |
·写作目的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我国的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第2章 经理人与债权人保护概论 | 第22-32页 |
·经理人的概念、职权与法律地位 | 第22-26页 |
·经理人的概念 | 第22页 |
·经理人的职权 | 第22-23页 |
·经理人的法律地位 | 第23-26页 |
·债权人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 第26-27页 |
·债权人的概念 | 第26-27页 |
·公司债权人的法律特征 | 第27页 |
·经理人与债权人的法律关系 | 第27-30页 |
·作为"合同收益者"的经理和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 第28-29页 |
·作为"剩余收益者"的经理和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 第29-30页 |
·研究经理人与债权人保护的价值分析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经理人与债权人保护的特殊法律问题 | 第32-43页 |
·经理人对债权人保护的影响 | 第32-38页 |
·经理人对债权人的缔约过失责任 | 第32-34页 |
·内部人控制对债权人保护的影响 | 第34-36页 |
·公司面纱背后的经理人侵权 | 第36-38页 |
·债权人保护基本制度对经理人行为的规制 | 第38-42页 |
·资本制度对经理人的规制 | 第38-39页 |
·契约自由制度对经理人的规制 | 第39-41页 |
·法人人格否定制度对经理人的规制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世界各国家及地区经理人与债权人保护法律实践的比较研究 | 第43-48页 |
·英美法系国家经理人与债权人保护的法律规制 | 第43-45页 |
·以英美为代表的事后司法救济模式 | 第43-44页 |
·英美法系对经理人的规制 | 第44-45页 |
·大陆法系国家(地区)经理人债权人保护的法律规制 | 第45-47页 |
·以德日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关于经理人与债权人保护的规定 | 第45-46页 |
·台湾地区关于经理人与债权人保护的规定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我国经理人与债权人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制度完善 | 第48-63页 |
·我国经理人与债权人保护的立法现状 | 第48-53页 |
·民法对经理人对债权人侵权行为的约束 | 第48-49页 |
·刑法对经理人的制约 | 第49页 |
·公司法对经理人与债权人保护的相关规定 | 第49-51页 |
·我国对经理人与债权人保护存在的不足 | 第51-53页 |
·完善我国经理人债权人保护制度的建议 | 第53-62页 |
·建立针对经理人的派生诉讼制度 | 第53-55页 |
·建立债权人自治制度监督经理人权力的实施 | 第55-58页 |
·建立经理人信用机制强调经理人的社会责任 | 第58-60页 |
·实行经理人强制责任保险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