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概述 | 第15-27页 |
·信息化的兴起和发展 | 第15-21页 |
·信息化的含义 | 第15-17页 |
·信息化的特点 | 第17-18页 |
·信息化的兴起及发展过程 | 第18-21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兴起及发展过程 | 第21-24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含义 | 第21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特点 | 第21-23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 | 第23-24页 |
·信息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第24-26页 |
·引导作用 | 第24-25页 |
·教育作用 | 第25页 |
·管理作用 | 第25页 |
·交流作用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概况 | 第27-36页 |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已取得的成绩 | 第27-31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丰富 | 第27-29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加多样 | 第29-31页 |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理念更新滞后 | 第31页 |
·信息良莠不齐 | 第31-32页 |
·具体落实缓慢 | 第32页 |
·学生被动接受 | 第32页 |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部分领导不够重视 | 第32-33页 |
·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 第33-34页 |
·机制混淆不清 | 第34页 |
·与学生实际情况脱离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对策 | 第36-48页 |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理念 | 第36-38页 |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 第36页 |
·树立沟通的理念 | 第36-37页 |
·树立奉献的理念 | 第37页 |
·树立共同教育的理念 | 第37-38页 |
·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 | 第38页 |
·规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原则 | 第38-40页 |
·坚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基本立场的原则 | 第38-39页 |
·坚持以"从实际出发"为基本出发点的原则 | 第39-40页 |
·坚持以"提高实效性"为基本工作标准的原则 | 第40页 |
·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机制 | 第40-42页 |
·健全投入机制 | 第40-41页 |
·健全实施机制 | 第41页 |
·健全保护机制 | 第41页 |
·健全评价机制 | 第41-42页 |
·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方法 | 第42-47页 |
·提高信息化条件下教育者的素养 | 第42-43页 |
·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受教育者的素养 | 第43-44页 |
·掌握信息化条件下大学生特点,完善信息技术研发利用 | 第44-46页 |
·广泛宣传,扩大影响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信息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实例分析 | 第48-51页 |
·清华大学红色网站建设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