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考虑风速风向联合分布的超高层建筑风致振动研究1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1 绪论第10-22页
   ·引言第10页
   ·超高层建筑风荷载研究概述第10-14页
     ·顺风向风荷载第11-12页
     ·横风向风荷载第12-13页
     ·扭转向风荷载第13-14页
   ·超高层建筑风致响应研究概述第14-17页
     ·频域计算方法第14-16页
     ·时域计算方法第16-17页
   ·风速风向联合分布研究概述第17-19页
   ·风向因子研究概述第19-20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20-22页
2 超高层建筑模型同步测压风洞试验研究第22-58页
   ·风洞试验概况第22-32页
     ·风洞试验设备第22-23页
     ·风场四要素模拟第23-27页
     ·风洞试验模型设计与测点布置第27-31页
     ·试验工况第31-32页
   ·高层建筑表面风压分布特性第32-55页
     ·风压系数幅值特性第32-36页
     ·风压系数频域特征第36-41页
     ·风压系数相关性第41-55页
   ·本章小结第55-58页
3 超高层建筑各风向角风荷载特性第58-102页
   ·层风力系数幅值特征第59-62页
     ·风力系数随高度的变化第59-61页
     ·三分力系数随风向角的变化第61-62页
   ·层风荷载频域特征第62-68页
     ·层风荷载谱随高度的变化第63-66页
     ·层风荷载谱随风向角的变化第66-68页
   ·层风荷载空间相关性第68-79页
     ·竖向相关性系数第68-73页
     ·竖向相干函数第73-78页
     ·不同风向角各轴之间相干函数第78-79页
   ·层风荷载幅值数学模型第79-86页
     ·力系数平均值数学模型第80-83页
     ·力系数根方差数学模型第83-86页
   ·层风荷载谱数学模型第86-93页
     ·X 轴层风力系数谱第86-89页
     ·Y 轴层风力系数谱第89-91页
     ·扭转向层风力系数谱第91-93页
     ·谱拟合公式验证第93页
   ·相干函数数学模型第93-100页
     ·X 轴层风力系数竖向相干函数第94-96页
     ·Y 轴层风力系数竖向相干函数第96-98页
     ·扭转向层风力系数竖向相干函数第98-100页
     ·相干函数拟合公式验证第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4 风速风向联合分布模型研究第102-120页
   ·基于乘法定理的2 维联合分布第104-105页
   ·风速的条件概率密度分析与建模第105-113页
   ·风向变量的处理第113-115页
     ·离散型风向区间第113-114页
     ·连续型风向角第114-115页
   ·风速风向联合分布模型第115-117页
     ·风速条件概率密度模型参数的连续化第116-117页
     ·风速风向的离散-连续混合联合分布模型第117页
     ·风速风向的连续型联合分布模型第117页
   ·本章小结第117-120页
5 超高层建筑各风向角风振响应分析第120-138页
   ·风振响应计算理论第120-124页
     ·频域方法第120-123页
     ·时域方法第123-124页
   ·各风向角风振响应计算第124-128页
     ·建筑动力特性第124-126页
     ·风振响应时频分析对比第126-128页
   ·各风向角响应比第128-129页
   ·响应比参数研究第129-136页
     ·基阶周期的影响第130-131页
     ·周期比的影响第131-132页
     ·阻尼比的影响第132-133页
     ·振型指数的影响第133-134页
     ·基本风压的影响第134-135页
     ·平均风剖面的影响第135-136页
   ·本章小结第136-138页
6 考虑风速风向联合分布的风向因子研究第138-158页
   ·基于重现期的各风向基本风速第138-141页
   ·各风向基本风速比第141-143页
   ·响应风向系数第143-150页
   ·基本风速风向因子第150-152页
   ·考虑周围建筑干扰的综合风向因子第152-156页
     ·建筑群体干扰下风振响应分析第152-154页
     ·建筑群体干扰下风振响应干扰因子第154-155页
     ·综合风向因子第155-156页
   ·本章小结第156-158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58-162页
   ·主要结论第158-159页
   ·主要创新点第159页
   ·研究工作展望第159-162页
致谢第162-164页
参考文献第164-172页
附录第172-173页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72页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72-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供水设施的区域共享技术研究
下一篇:中国建筑师与地域建筑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