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缩聚类树脂及塑料论文--环氧树脂及塑料论文

溴化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引言第11-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34页
   ·概述第12-13页
   ·阻燃剂第13-15页
     ·阻燃剂分类第13-14页
     ·阻燃机理第14页
     ·阻燃剂的市场概况第14-15页
   ·溴系阻燃剂第15-23页
     ·溴系阻燃剂主要品种第16-18页
     ·溴系阻燃剂的发展现状第18-19页
     ·溴系阻燃剂面临的问题第19-22页
     ·溴系阻燃剂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法第22-23页
   ·环氧树脂第23-25页
     ·环氧树脂简介第23页
     ·环氧树脂发展史第23-25页
   ·溴化环氧树脂第25-34页
     ·溴化环氧树脂及其分子结构第25-26页
     ·溴化环氧树脂的特性第26-27页
     ·溴化环氧树脂的分类以及应用第27页
     ·溴化环氧树脂的合成原理第27-28页
     ·溴化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第28-31页
     ·溴化环氧树脂及其现状第31-32页
     ·生产高分子量溴化环氧树脂的必要性第32-33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3-34页
2 四溴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的合成、表征及性能测试第34-54页
   ·前言第34-35页
   ·实验部分第35-37页
     ·实验原料第35页
     ·实验仪器第35页
     ·实验工艺第35-36页
     ·四溴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合成原理第36-37页
     ·分析表征第37页
   ·结果与讨论第37-49页
     ·加料方式的选择第37页
     ·碱的加入方式的选择第37-38页
     ·搅拌速度的影响第38页
     ·碱液浓度的选择第38页
     ·开环反应碱用量对环氧当量的影响第38-40页
     ·开环反应碱用量对产率的影响第40页
     ·开环反应时间对环氧当量的影响第40页
     ·开环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第40-42页
     ·闭环反应时间对环氧当量的影响第42页
     ·闭环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第42-43页
     ·反应温度对环氧当量的影响第43-46页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第46页
     ·反应溶剂对环氧当量的影响第46-47页
     ·水洗次数与pH值以及剩余Cl~-的关系第47页
     ·中和酸对环氧当量的影响第47-48页
     ·甲基异丁基酮回收温度对环氧当量的影响第48-49页
     ·反应体系的浓度对环氧当量影响第49页
     ·水洗温度的选择第49页
   ·四溴双酚A缩水甘油醚的结构表征第49-52页
     ·红外表征第49-51页
     ·~1H-NMR表征结果第51页
     ·四溴双酚A缩水甘油醚的热性能研究第51-52页
   ·小结第52-54页
3 高分子量溴化环氧树脂的合成、表征及性能测试第54-68页
   ·前言第54-55页
   ·实验部分第55-57页
     ·实验原料第55页
     ·实验仪器第55页
     ·实验工艺第55-56页
     ·高分子量溴化环氧树脂的合成原理第56-57页
     ·分析表征第57页
   ·结果与讨论第57-66页
     ·催化剂种类对反应的影响第57-58页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第58-59页
     ·溶剂对的选择第59-60页
     ·体系浓度对反应的影响第60-61页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第61-62页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第62-63页
     ·高分子量溴化环氧树脂的结构表征第63-64页
     ·高分子量溴化环氧树脂的GPC测试第64-66页
     ·高分子量溴化环氧树脂的热性能分析第66页
     ·高分子量的溴化环氧树脂溴含量的测定第66页
   ·小结第66-68页
4 不同分子量溴化环氧树脂的合成、表征及性能测试第68-78页
   ·前言第68页
   ·实验部分第68-70页
     ·实验原料第68页
     ·实验仪器第68-69页
     ·实验工艺第69-70页
     ·分析表征第70页
   ·结果与讨论第70-77页
     ·不同分子量溴化环氧树脂的GPC测试第70-74页
     ·不同分子量溴化环氧树脂的热分析第74页
     ·溴含量与分子量的关系第74-75页
     ·封端前后溴化环氧树脂的红外谱图第75页
     ·封端后溴化环氧树脂的溴含量第75-76页
     ·封端后不同分子量溴化环氧树脂的热分析第76页
     ·软化点的测试第76-77页
   ·小结第77-78页
结论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氧化钛、硅树脂和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负载三价铁-5-磺基水杨酸光催化氧化苯制苯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