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选题的依据 | 第9-10页 |
·选题的目的、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的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2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网络道德概述及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 第13-23页 |
·网络道德的内涵 | 第13-20页 |
·道德的内涵和社会作用 | 第13-14页 |
·网络道德的含义 | 第14-15页 |
·网络道德的特点 | 第15-17页 |
·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 | 第17-20页 |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 第20-23页 |
·它是维护网络健康有序运行的需要 | 第20-21页 |
·它是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才的需要 | 第21-22页 |
·它是构建网络文化,维护高职网络秩序的需要 | 第22-23页 |
第3章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 | 第23-37页 |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及现状的调查 | 第23-26页 |
·网络道德的诚信度方面 | 第24页 |
·网络道德的色情方面 | 第24页 |
·网络道德的黑客攻击行为方面 | 第24-25页 |
·网恋现象等方面 | 第25页 |
·使用网络的不文明行为方面 | 第25页 |
·对国内网络道德建设的了解方面 | 第25-26页 |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的问题及失范表现 | 第26-29页 |
·部分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突出 | 第26-28页 |
·部分高职学生网络价值观念比较模糊 | 第28页 |
·部分高职学生道德情感冷漠,出现信任危机 | 第28-29页 |
·部分高职学生缺乏自律能力,道德责任感减弱 | 第29页 |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 第29-37页 |
·网络的负面影响 | 第29-31页 |
·高职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 | 第31-33页 |
·学校、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 | 第33-37页 |
第4章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路径 | 第37-46页 |
·建立网络道德规范,加强网络道德的宣传教育 | 第37-38页 |
·设立网络道德教育课程,纳入高职院校的德育体系 | 第38页 |
·整合网上信息资源,建立高质量的德育网站 | 第38-39页 |
·加强高职校园网络道德教育队伍的建设,提高实效性 | 第39-40页 |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 | 第40-42页 |
·做好正面引导和教育,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 第40页 |
·培养高职学生自律意识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形成道德自觉 | 第40-41页 |
·培养高职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诚信意识 | 第41-42页 |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防止高职学生上网成瘾 | 第42页 |
·加强网络立法工作,加大网络法制教育 | 第42-43页 |
·加强网上信息监管,净化网络环境 | 第43-44页 |
·加强高职校园上网环境的建设和周边上网环境的整治 | 第44页 |
·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应密切合作,共建网络道德教育良好氛围 | 第44-4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