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专业审计论文

民国时期政府审计制度的发展与启迪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0 引言第11-15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页
   ·文献综述第11-13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基本框架第14页
   ·创新与不足第14-15页
1 民国时期审计制度发展的时代背景第15-21页
   ·清末审计制度改良与建设的必然性第15-17页
     ·清末审计改良思想的出现第15-16页
     ·应对财政危机防止贪污腐败的需要第16-17页
   ·清末民初财会制度的确立第17-19页
     ·预算制度第17-18页
     ·决算制度第18页
     ·金库制度第18-19页
     ·会计制度第19页
   ·清末预备立宪时期审计机构筹建与相关立法第19-21页
     ·审计院的筹建第19-20页
     ·《审计院官制草案》第20-21页
2 民国时期审计立法第21-28页
   ·从立法高度规范审计工作第21-22页
   ·将审计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第22-23页
   ·全面的审计法规第23-24页
   ·审计立法的特点第24-28页
     ·层次性第24-25页
     ·互补性第25-26页
     ·承袭性第26页
     ·滞后性第26-28页
3 民国时期国家审计机构第28-34页
   ·北京政府时期审计机构的设置及沿革第28-30页
     ·隶属国民政府的审计处第28-29页
     ·隶属大总统的审计院第29-30页
   ·国民政府时期审计机构的设置及沿革第30-32页
     ·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审计局第30页
     ·广州国民政府监察院审计机构第30-31页
     ·监察院审计部时的审计机构第31-32页
   ·民国时期审计机构特点第32-34页
     ·独立性第32-33页
     ·监审合一第33-34页
4 民国时期审计人事制度第34-43页
   ·民国时期审计人事任选制度第34-37页
     ·资格任用制第34-35页
     ·考试选拔制第35-37页
   ·民国时期审计人事管理制度第37-40页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第37-39页
     ·审计机关人事管理机制第39-40页
   ·人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第40-43页
     ·人事管理模式功能性缺位第40页
     ·审计人员知识与专业结构不合理第40-41页
     ·审计人员权责不对称第41页
     ·“裙带关系”痕迹明显第41-43页
5 民国时期审计教育体系第43-48页
   ·中央计政审计院系的建立第43页
   ·大学审计课程的设置第43-44页
   ·政府审计教育的外延第44-46页
   ·民国时期审计教育的特点第46-48页
     ·形式多样培养专业人才第46-47页
     ·稳定的会计与审计教育队伍的形成第47-48页
6 民国时期审计制度的历史评价及启迪第48-55页
   ·民国时期审计制度的历史评价第48-51页
     ·民国时期审计制度发展的经验总结第48-49页
     ·民国时期政府审计制度的历史局限性第49-51页
   ·民国时期审计制度的启迪第51-55页
     ·强化政府审计独立性第51-53页
     ·健全建设审计财经法规第53-54页
     ·完善审计公告,更好发挥舆论监督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审计职责的履行分析
下一篇:基于IT技术的持续审计在我国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