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巡狩制度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 一、选题的原因和依据 | 第8页 |
| 二、研究现状的回顾 | 第8-10页 |
| 三、所要解决的问题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巡狩概说 | 第11-15页 |
| 一、"巡狩"释义 | 第11-12页 |
| 二、巡狩的渊源 | 第12-15页 |
| 第三章 唐代巡狩制度的内容及其文化内涵 | 第15-29页 |
| 一、唐代巡狩礼的内容 | 第15-20页 |
| 二、唐代巡狩制度的文化内涵 | 第20-29页 |
| 1、巡狩与礼仪祭祀 | 第20-22页 |
| 2、巡狩与山岳崇拜 | 第22-24页 |
| 3、巡狩与采风观政 | 第24-26页 |
| 4、巡狩与田狩打猎 | 第26-29页 |
| 第四章 唐代巡狩礼的具体实施情况 | 第29-54页 |
| 一、回乡省亲 存问父老 | 第29-36页 |
| 二、寻隐求贤 奖黜官吏 | 第36-39页 |
| 三、游山玩水 避暑消寒 | 第39-45页 |
| 四、狩猎讲武 耀武扬威 | 第45-49页 |
| 五、两京巡视 封禅祭祀 | 第49-54页 |
| 第五章 唐代巡狩的作用及特点 | 第54-67页 |
| 一、唐代巡狩的作用 | 第54-59页 |
| 1、强化君权 控制地方 | 第54-55页 |
| 2、德化天下 彰显孝道 | 第55-56页 |
| 3、祭教合一 调和三教 | 第56-58页 |
| 4、整武修兵 安境靖边 | 第58-59页 |
| 二、唐代巡狩的特点 | 第59-67页 |
| 1、礼仪完备 由军入吉 | 第59-60页 |
| 2、前期亲巡 后期避难 | 第60-62页 |
| 3、怀恋故土 不忘本源 | 第62-64页 |
| 4、东巡西狩 北幸南缺 | 第64-67页 |
| 第六章 结语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 附录 | 第75-125页 |
| 附录一:唐代皇帝巡狩一览表表 | 第75-116页 |
| 附录二:唐代皇帝巡幸地古今地名对照表 | 第116-125页 |
| 致谢 | 第125-12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