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发展和趋势 | 第10-12页 |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的历史 | 第10页 |
|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特点 | 第12-13页 |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结构特点 | 第12-13页 |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施工特点 | 第13页 |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的重要性 | 第13-15页 |
|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出现的问题 | 第15-16页 |
| ·施工控制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6-17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洛河特大桥施工关键技术 | 第19-45页 |
| ·洛河特大桥简介 | 第19-20页 |
| ·高墩施工技术 | 第20-23页 |
| ·高墩施工模板 | 第20-21页 |
| ·高墩施工中钢筋接长技术 | 第21-23页 |
| ·挂篮形式和洛河特大桥挂篮选择 | 第23-31页 |
| ·常见挂篮的形式及分析 | 第24-27页 |
| ·挂篮托架静力荷载试验 | 第27-28页 |
| ·挂篮施工要点 | 第28页 |
| ·洛河特大桥的挂篮选择 | 第28-31页 |
| ·主梁混凝土施工技术 | 第31-39页 |
| ·混凝土施工的前期准备 | 第31-32页 |
| ·O~#块施工 | 第32-33页 |
| ·悬臂段施工 | 第33-34页 |
| ·边跨现浇段的施工 | 第34-36页 |
| ·合龙段施工 | 第36-38页 |
| ·悬浇施工注意事项 | 第38-39页 |
| ·纵向预应力施工工艺 | 第39-42页 |
| ·预应力布置 | 第39页 |
| ·预应力管道定位 | 第39页 |
| ·钢绞线的张拉 | 第39-40页 |
| ·张拉引伸量 | 第40页 |
| ·情况分析及处理 | 第40-41页 |
| ·孔道真空压浆 | 第41-42页 |
| ·竖向预应力工工艺 | 第42-44页 |
| ·竖向预应力粗钢筋的特点 | 第42页 |
| ·竖向预应力损失的分析 | 第42-43页 |
| ·洛河特大桥竖向预应力施工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三章 悬臂施工控制理论 | 第45-55页 |
| ·施工控制的目的 | 第45-46页 |
| ·施工控制的内容 | 第46-48页 |
| ·结构线形控制 | 第47-48页 |
| ·结构应力控制 | 第48页 |
| ·结构稳定控制 | 第48页 |
| ·施工控制结构计算分析方法 | 第48-51页 |
| ·正装计算分析法 | 第48-49页 |
| ·倒装计算分析法 | 第49-50页 |
| ·无应力状态法 | 第50-51页 |
| ·各种计算分析法比较 | 第51页 |
| ·施工误差调整理论 | 第51-54页 |
| ·灰色控制理论 | 第51-52页 |
| ·卡尔曼滤波法 | 第52-53页 |
| ·最小二乘法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四章 悬臂施工监测系统 | 第55-63页 |
| ·高桥墩施工监测 | 第55-58页 |
| ·承台沉降观测 | 第55页 |
| ·桥墩标高、位移及倾斜度检测 | 第55-56页 |
| ·墩身温度观测 | 第56-57页 |
| ·墩身截面应力观测 | 第57-58页 |
| ·主梁线形观测 | 第58-60页 |
| ·测点的布置 | 第58-59页 |
| ·观测时间与项目 | 第59-60页 |
| ·观测频率 | 第60页 |
| ·主梁温度观测 | 第60-61页 |
| ·测试仪器 | 第60页 |
| ·测点布置 | 第60-61页 |
| ·主梁应力观测 | 第61-62页 |
| ·测试仪器 | 第61页 |
| ·测试断面 | 第61-62页 |
| ·测点布置 | 第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洛河特大桥施工控制 | 第63-83页 |
| ·施工控制流程 | 第63-65页 |
| ·施工控制分析模型 | 第65-66页 |
| ·悬臂段施工各阶立模标高的确定 | 第66-68页 |
| ·洛河特大桥线形控制结果 | 第68-71页 |
| ·日照温差效应计算 | 第71-76页 |
| ·墩身日照温差效应计算的假定 | 第71-72页 |
| ·竖向温差效应计算 | 第72-75页 |
| ·温度影响应对措施 | 第75-76页 |
| ·高墩稳定分析 | 第76-81页 |
| ·基本原理 | 第76-77页 |
| ·裸墩{P_a}=恒载 | 第77-78页 |
| ·最大悬臂阶段{P_a}=恒载+两侧挂篮 | 第78-79页 |
| ·最大悬臂阶段,一侧挂篮坠落{P_a}=恒载+单侧挂篮 | 第79-80页 |
| ·使用阶段,集中力只作用在中跨跨中{P_a}=恒载+汽车 | 第80页 |
| ·使用阶段,集中力只作用在高墩墩顶{P_a}=恒载+汽车 | 第80-81页 |
| ·横撑对高墩稳定系数λ_(cr)的影响 | 第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 ·结论 | 第83-84页 |
| ·展望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