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ternet的摩擦学设计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引言 | 第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摩擦学网络数据库 | 第12-14页 |
·基于网络的摩擦学设计专家系统 | 第14-15页 |
·矿井多绳提升机摩擦学设计 | 第15-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与理论 | 第17-20页 |
·引言 | 第17页 |
·网络数据库的ASP 开发技术 | 第17页 |
·系统结构模式 | 第17-18页 |
·网络数据库的ADO 访问技术 | 第18-19页 |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 第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系统方案设计 | 第20-27页 |
·引言 | 第20页 |
·设计原则与方法 | 第20-21页 |
·操作可行性 | 第20页 |
·设计原则 | 第20-21页 |
·方案设计 | 第21-24页 |
·体系结构设计 | 第21-22页 |
·功能模块设计 | 第22-24页 |
·系统开发配置 | 第24-26页 |
·硬件配置 | 第24页 |
·软件配置 | 第24-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摩擦学数据库服务系统 | 第27-38页 |
·引言 | 第27页 |
·摩擦学数据库系统 | 第27-32页 |
·数据特点 | 第27-29页 |
·数据结构 | 第29页 |
·数据内容 | 第29-32页 |
·摩擦学数据查询 | 第32-36页 |
·数据库内容查询 | 第32-33页 |
·常用数据查询 | 第33-36页 |
·研究机构与刊物查询 | 第36页 |
·摩擦学常用数据查询实例 | 第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第五章 矿井多绳提升机摩擦学设计系统 | 第38-65页 |
·引言 | 第38页 |
·多绳提升机简介 | 第38-41页 |
·工作原理 | 第38-40页 |
·设备组成 | 第40-41页 |
·多绳提升设备摩擦学设计数据库 | 第41-43页 |
·多绳提升机数据 | 第41-42页 |
·提升容器数据 | 第42页 |
·提升钢丝绳数据 | 第42-43页 |
·摩擦衬垫数据 | 第43页 |
·其他数据 | 第43页 |
·多绳提升机防滑分析系统 | 第43-5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43-45页 |
·防滑问题的摩擦学分析方法 | 第45-51页 |
·防滑分析系统开发 | 第51-58页 |
·应用实例 | 第58-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径向轴承流体动力润滑分析系统 | 第65-73页 |
·引言 | 第65页 |
·径向滑动轴承工作原理简介 | 第65-69页 |
·滑动轴承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条件 | 第65页 |
·流体动压润滑轴承承载流体膜的力学描述 | 第65-66页 |
·径向滑动轴承的性能计算 | 第66-69页 |
·径向滑动轴承流体动力润滑分析系统 | 第69-72页 |
·系统开发 | 第69-70页 |
·应用实例 | 第70-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第七章 系统测试 | 第73-85页 |
·引言 | 第73页 |
·系统安全性及解决方案 | 第73-75页 |
·系统安全隐患 | 第73-74页 |
·解决方案 | 第74-75页 |
·系统功能测试 | 第75-76页 |
·单元测试 | 第75-76页 |
·综合测试 | 第76页 |
·系统维护及数据库 | 第76-84页 |
·系统维护 | 第76页 |
·系统数据库 | 第76-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工作总结 | 第85-86页 |
·主要结论 | 第86页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