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合法的耕地保有量预测--以湖北省京山县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5页 |
·基本思路和技术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框架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预测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预测的概念 | 第15页 |
·预测的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连贯性原理 | 第15页 |
·类推原理 | 第15页 |
·相关性原理 | 第15-16页 |
·系统性原理 | 第16页 |
·定性和定量结合原理 | 第16页 |
·预测的分类 | 第16-17页 |
·预测的基本步骤 | 第17-18页 |
·预测目标确定 | 第17页 |
·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和资料 | 第17页 |
·分析资料,选择预测方法 | 第17-18页 |
·依据预测方法和预测模型测算预测数值 | 第18页 |
·检验预测成果,校正预测数值 | 第18页 |
·预测报告提交 | 第18页 |
·本文涉及的主要预测方法和理论 | 第18-23页 |
·粮食安全法 | 第18-19页 |
·预留法 | 第19-20页 |
·人均耕地趋势法 | 第20页 |
·组合法 | 第20-23页 |
第三章 组合法耕地保有量预测的实证研究 | 第23-51页 |
·京山县概况 | 第23-25页 |
·自然环境 | 第23-24页 |
·社会经济 | 第24-25页 |
·京山县耕地利用现状 | 第25-30页 |
·耕地数量与结构 | 第25页 |
·耕地分布与质量情况 | 第25-27页 |
·耕地资源环境分析 | 第27页 |
·耕地的动态变化 | 第27-29页 |
·耕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0页 |
·基于粮食安全法的耕地保有量预测 | 第30-37页 |
·粮食需求量预测 | 第30-33页 |
·粮食商品率预测 | 第33-34页 |
·粮食统计播种面积单产预测 | 第34-35页 |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预测 | 第35-36页 |
·耕地复种指数预测 | 第36页 |
·耕地保有量预测 | 第36-37页 |
·基于预留法预测耕地保有量 | 第37-44页 |
·减少耕地预测 | 第37-42页 |
·补充耕地预测 | 第42-44页 |
·预测京山县耕地面积 | 第44页 |
·基于人均耕地趋势法的耕地保有量预测 | 第44-46页 |
·人均耕地预测 | 第44-45页 |
·人口数量预测 | 第45-46页 |
·耕地保有量计算 | 第46页 |
·基于组合法的京山县规划期耕地保有量 | 第46-51页 |
·对三种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比较 | 第46-47页 |
·基于组合法的耕地保有量预测 | 第47-51页 |
第四章 耕地保有量目标实现的对策建议 | 第51-55页 |
·新形势下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 | 第51页 |
·市场经济 | 第51页 |
·生态建设 | 第51页 |
·新农村建设 | 第51页 |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战略目标 | 第51页 |
·耕地保护空间布局研究 | 第51-52页 |
·耕地空间布局原则 | 第51-52页 |
·耕地保护的布局方案 | 第52页 |
·耕地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 第52-55页 |
·思想观念方面 | 第52-53页 |
·政策方面 | 第53-54页 |
·技术方面 | 第54页 |
·经济措施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