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菌类论文

原生质体技术在茯苓菌种复壮、育种和生活史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缩略语表第9-10页
前言第10-21页
 1 茯苓概述第10-11页
   ·茯苓的命名与分类第10页
   ·资源分布第10页
   ·生活习性与栽培现状第10-11页
   ·茯苓的药用成分与功效第11页
 2 茯苓的有性生殖与良种选育第11-17页
   ·担子菌生活史及交配型概述第11-13页
   ·茯苓菌种的退化原因与复壮第13-15页
   ·原生质体技术在蕈菌育种中的应用第15-17页
 3 蕈菌子实体形态学研究技术第17-19页
   ·显微观察技术第18-19页
   ·荧光显微镜在蕈菌研究中的应用第19页
 4 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技术第19-20页
 5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21页
材料与方法第21-34页
 1 试验材料第21-26页
   ·供试菌株第21页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21-22页
   ·供试培养基第22-23页
   ·试验试剂第23-26页
 2 试验方法第26-34页
   ·配对第26页
   ·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第26页
   ·栽培试验第26-27页
   ·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第27页
   ·双亲灭活原生质体融合第27-28页
   ·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第28-29页
   ·PCR第29-30页
   ·ITS测序第30-31页
   ·茯苓子实体培养第31页
   ·单孢分离第31页
   ·石蜡切片样品制备第31-33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生物样品制备第33页
   ·荧光核染色第33-34页
结果与分析第34-48页
 1 原生质体再生复壮第34-37页
   ·配对试验第34页
   ·菌丝生长速度第34页
   ·结果分析第34-37页
 2 双亲灭活原生质体融合第37-43页
   ·最低致死时间第37-38页
   ·原生质体融合第38页
   ·融合子鉴定第38-41页
   ·结果分析第41-43页
 3 茯苓的有性生殖第43-48页
   ·子实体第43-45页
   ·担孢子与单孢菌株菌丝的核相观察第45-46页
   ·单孢配对试验第46页
   ·单孢结实试验第46-47页
   ·ITS-PCR扩增产物检测第47-48页
讨论第48-53页
 1 关于茯苓菌种复壮第48页
 2 关于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第48-50页
 3 关于茯苓子实体培养第50页
 4 关于茯苓的有性生殖和性亲和类型第50-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1第56-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分子标记技术初步解析甘蓝型油菜种子含油量QTL簇qcO.C2
下一篇:茶树叶绿素酶的分离纯化和性质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