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8页 |
·沥青路面车辙类型 | 第10-12页 |
·沥青路面车辙变形试验方法 | 第12-13页 |
·沥青路面车辙变形的理论发展 | 第13-14页 |
·沥青路面车辙预估模型 | 第14-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循环荷载下单层车辙板变形计算公式推导 | 第19-33页 |
·粘弹性简述 | 第19-21页 |
·Burgers 粘弹性本构方程 | 第21-22页 |
·积分型蠕变本构方程(Boltzmann 迭加原理及积分形式) | 第22-25页 |
·循环应力作用下基于Burgers 模型材料的应变响应 | 第25-32页 |
·车辙试验加载模型 | 第25-26页 |
·循环应力作用下单层车辙板的应变响应公式推导 | 第26-30页 |
·循环应力作用下单层车辙板的变形公式推导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室内车辙试验 | 第33-45页 |
·车辙试验简述 | 第33-36页 |
·各国车辙试验简述 | 第33-34页 |
·动稳定度(Dynamic Stability, 简称 DS) | 第34页 |
·永久变形(Permanent Deformation)或相对变形 | 第34-35页 |
·车辙试验方法评价 | 第35-36页 |
·新型车辙试验仪简介 | 第36-38页 |
·原材料选择与配合比设计 | 第38-40页 |
·材料选择 | 第38页 |
·沥青面层结构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 第38-40页 |
·车辙试件制作流程 | 第40-41页 |
·试验条件 | 第41-42页 |
·试验温度 | 第41-42页 |
·加载条件 | 第42页 |
·车辙试验结果简析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循环荷载下单层板变形方程粘弹性参数反算 | 第45-67页 |
·参数反算步骤 | 第45-46页 |
·室内车辙试验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6-50页 |
·室内车辙试验计算模型 | 第46-47页 |
·粘弹性参数输入方法 | 第47-50页 |
·粘弹性参数的反算 | 第50-64页 |
·反算优化方法(差分进化算法,DE) | 第50-51页 |
·粘弹性参数反算 | 第51-64页 |
·其他初始条件下车辙试验永久变形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超长连续纵坡沥青路面车辙预估 | 第67-78页 |
·雅泸高速公路介绍 | 第67-69页 |
·纵坡分布 | 第67-68页 |
·交通量 | 第68页 |
·代表车速 | 第68-69页 |
·交通参数修正 | 第69-72页 |
·轮胎接地压应力修正 | 第69-71页 |
·轮胎作用时间修正 | 第71页 |
·轴载组合次序 | 第71-72页 |
·雅泸高速沥青面层车辙变形计算方法 | 第72-77页 |
·实际路面计算模型 | 第73页 |
·基于Boltzmann 迭加原理的面层变形计算方程 | 第73-76页 |
·车辙变形计算结果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79页 |
·主要结论 | 第78页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