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棕色安瓿瓶玻璃综述 | 第11页 |
·我国药用玻璃包装的现状与前景 | 第11-15页 |
·药用玻璃的要求和分类 | 第15-16页 |
·药用玻璃对性质的要求 | 第15-16页 |
·药用玻璃的分类 | 第16页 |
·安瓿玻璃成分 | 第16-17页 |
·我国硼硅酸盐玻璃的发展概况及应用前景 | 第17-21页 |
·硼硅酸盐玻璃性能分析 | 第17-18页 |
·我国硼硅酸盐玻璃应用 | 第18-20页 |
·我国硼硅酸盐玻璃的发展前景 | 第20-21页 |
·国外安瓿瓶玻璃的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国内棕色安瓿瓶玻璃的发展现状 | 第22页 |
·棕色安瓿瓶玻璃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22-24页 |
第2章 实验基础原理 | 第24-35页 |
·实验目的 | 第24页 |
·可见光谱划分 | 第24页 |
·着色机理 | 第24-32页 |
·铁锰着色的机理 | 第27-28页 |
·硫碳着色的机理 | 第28-31页 |
·铁钛碳着色的机理 | 第31-32页 |
·澄清机理 | 第32-33页 |
·玻璃中各氧化物的作用 | 第33-34页 |
·玻璃组成设计原则及配合料的制备工艺要求 | 第34-35页 |
第3章 棕色安瓿玻璃的初步研究 | 第35-51页 |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第35页 |
·棕色安瓿玻璃成分初步设计 | 第35-41页 |
·玻璃成分初步设计 | 第35-37页 |
·性能计算 | 第37页 |
·原料的选择及料方计算 | 第37-39页 |
·配合料的称量及混合 | 第39-40页 |
·玻璃的熔制、成型与退火 | 第40页 |
·实验结果 | 第40-41页 |
·玻璃化学性能测定 | 第41-47页 |
·玻璃化学稳定性的测试 | 第41-43页 |
·玻璃热膨胀系数的测定 | 第43-47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第4章 安瓿玻璃的着色研究 | 第51-58页 |
·熔制气氛的控制 | 第51-53页 |
·不同C 含量对着色的影响实验 | 第51页 |
·实验结果 | 第51-53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3页 |
·不同TiO_2、Fe_2O_3 含量对着色的影响 | 第53-57页 |
·不同TiO_2含量对着色的影响实验 | 第53页 |
·实验结果 | 第53-54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4-55页 |
·不同Fe_2O_3 含量对着色的影响实验 | 第55页 |
·实验结果 | 第55-56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安瓿玻璃澄清、均化的研究 | 第58-63页 |
·NaCl 对玻璃澄清、均化的影响 | 第58-59页 |
·不同 NaCl 的含量对澄清、均化的影响实验 | 第58页 |
·实验结果 | 第58-59页 |
·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59页 |
·CeO_2 对澄清、着色的影响 | 第59-61页 |
·不同 CeO_2 含量对澄清、着色的影响实验 | 第59-60页 |
·实验结果 | 第60页 |
·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6章 实验总结 | 第63-65页 |
·主要结论 | 第63-64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