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晚明休闲文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1-18页
ABSTRACT第18-22页
绪言第22-34页
 一、休闲及休闲文学第22-25页
 二、我国休闲及休闲文学的研究状况第25-27页
 三、中国古代休闲文学研究的意义第27-30页
 四、本论文研究的范围第30-34页
第一章 中国古代休闲的词源探究第34-43页
 第一节 汉字“休”的文化意义第34-36页
 第二节 汉字“闲”的文化意义第36-37页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休闲”第37-40页
 第四节 与西方休闲的不谋而合第40-43页
第二章 中国古代休闲文学的历史追溯第43-69页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休闲文学的萌芽第43-50页
  一、儒家之休闲第43-47页
  二、道家之休闲第47-50页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休闲文学的自觉与休闲第50-58页
  一、文学之自觉第50-53页
  二、文学之休闲第53-55页
  三、对晚明文人的影响第55-58页
 第三节 魏晋后的休闲文学第58-69页
  一、隋唐五代:建功立业之余的休闲文学第58-63页
  二、宋元朝:休闲文学的无奈与世俗化第63-69页
第三章 晚明休闲文学之物质压力的摆脱第69-84页
 第一节 自然乡村到文化都市的转变第69-73页
 第二节 晚明文人金钱观念的转变第73-76页
 第三节 文人治生第76-81页
  一、润笔治生第76-79页
  二、仕途生财第79-80页
  三、文人从商第80-81页
 第四节 衣食无忧滋生休闲文学第81-84页
第四章 晚明休闲文学之文化压力的摆脱第84-103页
 第一节 社会政治环境的畸形放松第84-90页
  一、晚明政治的畸形放松第84-86页
  二、舆论空间的畸形宽松第86-88页
  三、晚明文人的逆境求闲第88-90页
 第二节 文人自由心性的形成第90-100页
  一、阳明心学与李贽童心说第91-94页
  二、文人任性自由性格的形成第94-96页
  三、佛道之影响第96-100页
 第三节 求适求闲导致休闲文学的产生第100-103页
第五章 社会休闲活动对晚明文学的影响第103-119页
 第一节 公共休闲活动第103-107页
 第二节 文人的休闲社交第107-109页
 第三节 与休闲文学最密切的休闲活动之一:梨园之热第109-112页
  一、晚明文人的戏曲之好第109-111页
  二、剧本的案头化第111-112页
 第四节 与休闲文学最密切的休闲活动之二:山水之游第112-119页
  一、如痴如醉的山水之嗜第113-115页
  二、山水之游与文人之休闲品味第115-119页
第六章 地域环境对晚明休闲文学的影响第119-135页
 第一节 世间乐土在江南第119-126页
  一、关于江南第119-121页
  二、江南自古富庶第121-123页
  三、江南奢侈享乐第123-126页
 第二节 人杰地灵造就江南品味第126-130页
  一、自古多才子第126-129页
  二、江南文化造就江南休闲品味第129-130页
 第三节 南北方文学艺术的差异第130-135页
第七章 晚明休闲文学及休闲文人第135-171页
 第一节 文化教育的普及以及文学的普及第135-140页
 第二节 休闲性阅读与休闲性创作的统一第140-144页
  一、休闲性阅读的推动作用第140-142页
  二、休闲创作观的最终形成第142-144页
 第三节 晚明休闲文学中的小说与戏曲第144-156页
  一、小说的阅读与戏曲的观赏第144-148页
  二、价位决定晚明小说的主要阅读群第148-152页
  三、晚明文人与小说的发展第152-156页
 第四节 晚明休闲文学中的小品与笔记第156-163页
  一、小品:最畅销的休闲文学第156-159页
  二、主要的小品文作家及作品第159-162页
  三、晚明笔记第162-163页
 第五节 晚明休闲文人群的主要类型第163-171页
  一、非官场休闲文人群第164-166页
  二、官场休闲文人群第166-171页
第八章 晚明休闲文学的主体创作特征第171-205页
 第一节 天真自然 不事雕琢第171-186页
  一、文章妙在自然灵性第171-176页
  二、真作还在自家心第176-181页
  三、晚明文人的理与情第181-186页
 第二节 休闲文学的畸形化第186-197页
  一、文人畸形休闲第186-189页
  二、大痴大畸才有大作第189-192页
  三、晚明文人情欲写作的休闲意义第192-197页
 第三节 无法割裂的道德传统第197-205页
  一、无法割裂的道德传统第197-200页
  二、反思少年痴狂第200-202页
  三、经世致用取代声色之欲第202-205页
第九章 晚明休闲文学的艺术特征第205-238页
 第一节 诗意的美第205-215页
  一、充满诗意的语言第205-207页
  二、轻巧本色外表下的诗意第207-210页
  三、诗意的生存与创造第210-215页
 第二节 宁静的美第215-224页
  一、静为噪君第215-218页
  二、宗教的宁静第218-224页
 第三节 智慧的美第224-238页
  一、智慧的笔法第224-228页
  二、智慧的内涵第228-231页
  三、文人智慧的有意彰显第231-234页
  四、文人品味的有意彰显第234-238页
第十章 晚明休闲文学的功能特征第238-265页
 第一节 从经世到休闲第238-247页
  一、经世到休闲第238-240页
  二、晚明文人笔下之闲人闲情第240-244页
  三、晚明文人之闲笔第244-247页
 第二节 由启蒙到消费第247-255页
  一、消费的产生与演变第247-250页
  二、晚明休闲文学中的消费意识第250-253页
  三、休闲文学消费过程中的托名盗版现象第253-255页
 第三节 由避世到适世第255-265页
  一、避世而不离世第255-258页
  二、游刃有余地出入世间第258-262页
  三、晚明文学的适世第262-265页
余论 晚明休闲文学的影响第265-273页
 一、生活的艺术化第265-268页
 二、艺术的生活化第268-269页
 三、晚明休闲文学对于当代文学的借鉴意义第269-273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73-281页
致谢第281-2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283-28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284页

论文共2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诗品诗学研究
下一篇:《三国演义》诠释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