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5页 |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32页 |
·地基—结构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人工边界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分析研究现状 | 第29-32页 |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32-33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33-35页 |
第二章 三维非线性粘弹性人工边界研究 | 第35-53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粘弹性人工边界研究现状 | 第36-42页 |
·二维粘弹性人工边界 | 第37-39页 |
·三维线性粘弹性人工边界 | 第39-42页 |
·三维非线性粘弹性人工边界 | 第42-50页 |
·法向三维非线性粘弹性人工边界 | 第43-47页 |
·切向三维非线性粘弹性人工边界 | 第47-50页 |
·三维非线性粘弹性人工边界模拟远场辐射阻尼数值验证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三维粘弹性人工边界地震波动输入方法研究 | 第53-70页 |
·引言 | 第53页 |
·地震波动输入方法 | 第53-55页 |
·地震波动输入方法研究概述 | 第53-54页 |
·适于粘弹性人工边界的地震动输入法 | 第54-55页 |
·三维线性粘弹性人工边界地震波动输入 | 第55-58页 |
·垂直底面入射P波 | 第57-58页 |
·垂直底面入射S波 | 第58页 |
·三维非线性粘弹性人工边界地震波动输入 | 第58-65页 |
·计算域及远场介质都是粘弹性材料 | 第59-63页 |
·远场介质是粘弹性材料而计算域为弹塑性材料 | 第63-65页 |
·数值算例 | 第65-69页 |
·线性三维粘弹性人工边界地震波动输入验证 | 第65-67页 |
·非线性三维粘弹性人工边界地震波动输入验证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四章 钢管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数值研究 | 第70-87页 |
·引言 | 第70-71页 |
·钢管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数值研究方法 | 第71-75页 |
·纤维单元法 | 第71-73页 |
·三维实体有限元法 | 第73页 |
·梁单元法 | 第73-75页 |
·圆截面钢管混凝土梁单元应力—应变关系 | 第75-79页 |
·方法1 | 第75-78页 |
·方法2 | 第78页 |
·圆截面混凝土梁单元受拉应力—应变关系 | 第78-79页 |
·圆截面混凝土梁单元截面中性轴位置确定 | 第79-81页 |
·数值验证 | 第81-84页 |
·梁单元法计算钢管混凝土构件荷载—位移(P—Δ)滞回曲线 | 第84-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五章 考虑地基—结构相互作用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分析 | 第87-125页 |
·引言 | 第87页 |
·桥梁震害调查及分析 | 第87-90页 |
·地基—结构相互作用 | 第90页 |
·人工边界 | 第90-91页 |
·桥梁抗震计算的动态时程分析法 | 第91-92页 |
·地震波的选取与调整 | 第92页 |
·桥梁结构的振动阻尼 | 第92-93页 |
·上承式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分析 | 第93-123页 |
·工程概况 | 第93-95页 |
·计算模型 | 第95-97页 |
·自振特性分析 | 第97-98页 |
·钢管混凝土拱桥线性地震响应时程分析 | 第98-112页 |
·考虑非线性时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分析 | 第11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5页 |
第六章 考虑地基—结构相互作用的钢管混凝土拱桥行波效应研究 | 第125-145页 |
·引言 | 第125-126页 |
·考虑地基—结构相互作用时行波效应研究 | 第126-144页 |
·考虑纵向地震波行波效应时计算结果 | 第126-137页 |
·考虑横向地震波行波效应时计算结果 | 第137-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4-14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5-148页 |
·结论 | 第145-147页 |
·展望 | 第147-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53页 |
致谢 | 第153-154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54-15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