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0 引言 | 第11-17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文献评述 | 第15页 |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5-16页 |
·本文框架 | 第16-17页 |
1 公允价值审计的理论概述 | 第17-24页 |
·公允价值审计的基本理论 | 第17-21页 |
·公允价值的含义 | 第17-19页 |
·公允价值审计的含义 | 第19页 |
·公允价值审计的内容 | 第19-20页 |
·公允价值审计的特征 | 第20-21页 |
·公允价值审计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2页 |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 第22-24页 |
2 公允价值审计在我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4-38页 |
·公允价值审计在我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31页 |
·公允价值审计依据存在不确定性 | 第24-25页 |
·公允价值审计证据难以保证充分性与适当性 | 第25-27页 |
·公允价值审计程序未摆脱传统审计程序的影响 | 第27-28页 |
·公允价值审计中增加了审计时间与成本 | 第28-29页 |
·公允价值审计风险扩大 | 第29-31页 |
·公允价值审计在我国运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1-38页 |
·公允价值审计没有专门的理论框架 | 第31-32页 |
·公允价值会计与审计准则存在缺陷 | 第32-33页 |
·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环境的复杂性 | 第33-34页 |
·公允价值的认定缺乏应有的技术支持 | 第34-35页 |
·公允价值审计资源存在不足 | 第35页 |
·公允价值审计的技术与方法不完善 | 第35-36页 |
·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 第36-38页 |
3 国外公允价值审计运用的经验与启示 | 第38-45页 |
·国外公允价值审计运用的经验 | 第38-41页 |
·美国公允价值审计运用的经验 | 第38-39页 |
·英国公允价值审计运用的经验 | 第39-40页 |
·日本公允价值审计运用的经验 | 第40-41页 |
·国外公允价值审计运用对我国的启示 | 第41-45页 |
·完善公允价值审计准则 | 第41-42页 |
·加强与管理层的沟通 | 第42-43页 |
·发挥专家工作的作用 | 第43-45页 |
4 完善公允价值审计在我国运用的对策 | 第45-55页 |
·加速构建公允价值审计的理论框架 | 第45页 |
·完善相关的法律规范 | 第45-47页 |
·制定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内部控制规范 | 第45-46页 |
·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规范 | 第46页 |
·增强我国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相关度 | 第46-47页 |
·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思想 | 第47-48页 |
·规范市场环境,建立恰当的估值模型 | 第48-49页 |
·整合公允价值审计资源 | 第49-51页 |
·以审计委员会为核心重构内部监督机制 | 第49-50页 |
·建立会计界、审计界与评估界的联动机制 | 第50-51页 |
·改进公允价值审计的方法 | 第51-53页 |
·前移公允价值审计的重心,改革传统审计模式 | 第51-52页 |
·完善审计证据搜集的程序与方法 | 第52-53页 |
·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 第53-55页 |
结束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