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历史渊源及概念之比较分析 | 第15-28页 |
第一节 缔约过失责任 | 第15-22页 |
一、缔约过失责任理论的发展 | 第15-17页 |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 第17-22页 |
第二节 允诺禁反言原则 | 第22-25页 |
一、英美契约法中的对价理论 | 第22-23页 |
二、允诺禁反言原则在英国契约法中的起源与确立 | 第23-24页 |
三、允诺禁反言原则在美国的演进与发展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比较分析 | 第25-28页 |
一、从产生的背景来看 | 第25-26页 |
二、从理论基础上来看 | 第26-27页 |
三、从功能上来看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构成要件之比较分析 | 第28-35页 |
第一节 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28-30页 |
一、缔约过程中存在违反先契约义务的行为 | 第28页 |
二、造成了相对人的损害 | 第28-29页 |
三、违反先契约义务的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 第29页 |
四、违反先契约义务的行为人具有过错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允诺禁反言原则的构成要件 | 第30-32页 |
一、有缺乏对价的允诺存在 | 第30页 |
二、受诺人合理信赖允诺或允诺人应当合理预见受诺人将信赖允诺 | 第30-31页 |
三、受诺人实际信赖允诺并依此行事 | 第31页 |
四、受诺人遭受损失或损害 | 第31页 |
五、公正的要求 | 第31-32页 |
第三节 比较分析 | 第32-35页 |
一、从客观要件来看 | 第32-33页 |
二、从主观要件来看 | 第33-35页 |
第三章 适用范围之比较分析 | 第35-44页 |
第一节 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范围 | 第35-38页 |
一、合同不成立时的缔约过失 | 第35-36页 |
二、合同无效之缔约过失 | 第36-37页 |
三、合同有效之缔约过失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允诺禁反言原则的适用范围 | 第38-41页 |
一、允诺禁反言原则在英国的适用范围 | 第38-39页 |
二、允诺禁反言原则在美国的适用现状 | 第39-41页 |
第三节 比较分析 | 第41-44页 |
一、从适用的情形来看 | 第41-42页 |
二、从适用的结果来看 | 第42-44页 |
第四章 赔偿范围之比较分析 | 第44-53页 |
第一节 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 | 第44-48页 |
一、赔偿范围的界定 | 第44-47页 |
二、有关赔偿限度的问题 | 第47-48页 |
第二节 允诺禁反言原则的赔偿范围 | 第48-51页 |
一、赔偿范围的界定 | 第48-50页 |
二、赔偿的最高限额 | 第50-51页 |
第三节 比较分析 | 第51-53页 |
一、从保护的利益来看 | 第51页 |
二、从信赖利益赔偿的范围来看 | 第51页 |
三、从信赖利益的救济方式来看 | 第51-53页 |
第五章 我国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 | 第53-58页 |
第一节 我国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立法现状与完善 | 第53-56页 |
一、我国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53-54页 |
二、完善我国缔约过失责任的具体建议 | 第54-56页 |
第二节 我国合同法与允诺禁反言原则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