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4页 |
·认识“蜀山古南街” | 第8-9页 |
·关于民居空间研究 | 第9-12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9-10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界定、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界定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价值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蜀山古南街”民居的现状 | 第14-23页 |
·蜀山古南街的自然环境 | 第14-15页 |
·地理位置 | 第14页 |
·气候条件 | 第14-15页 |
·地方资源 | 第15页 |
·蜀山古南街的人文环境 | 第15-18页 |
·蜀山古南街名称的由来 | 第15-16页 |
·浓厚的文化积淀 | 第16-17页 |
·陶瓷烧制历史 | 第17-18页 |
·蜀山古南街的居住历史 | 第18-20页 |
·蜀山古南街的选址 | 第18页 |
·蜀山古南街民居的生长 | 第18-19页 |
·蜀山古南街民居的功能分析 | 第19-20页 |
·枕山临水型的民居类型 | 第20-22页 |
·临水型民居 | 第20-21页 |
·傍山型民居 | 第21页 |
·平地型民居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蜀山古南街”单户合院民居的空间构成 | 第23-40页 |
·空间的基本组成单元 | 第23-25页 |
·平面类型与种类 | 第25-28页 |
·“I”形平面 | 第25页 |
·“L”形平面 | 第25-26页 |
·“凹”形平面 | 第26页 |
·“回”形平面 | 第26页 |
·“口”形平面 | 第26-28页 |
·民居空间案例分析 | 第28-35页 |
·民居空间形态分析 | 第28-32页 |
·民居空间序列分析 | 第32-35页 |
·合院民居的空间特征 | 第35-36页 |
·合院民居空间形成之成因 | 第36-39页 |
·客观的环境因素 | 第36-37页 |
·行为活动与空间 | 第37-38页 |
·文化背景的影响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蜀山古南街”群体合院民居的空间序列和特征 | 第40-54页 |
·从单户合院民居到蜀山古南街空间形态 | 第40-42页 |
·整体空间层次 | 第40-41页 |
·中观空间层次——单户合院民居 | 第41页 |
·单户合院民居的空间组合 | 第41-42页 |
·江南水乡线性的空间布局 | 第42-43页 |
·东高西低的总体布局 | 第42页 |
·线性生长轴线 | 第42页 |
·折线型的街巷空间 | 第42-43页 |
·蜀山古南街空间形态的演变解析 | 第43-45页 |
·单户合院民居空间的有序构成 | 第43-44页 |
·群体合院民居发展的半有序半无序过程 | 第44页 |
·蜀山古南街整体空间的有机整合 | 第44-45页 |
·蜀山古南街的空间序列 | 第45-51页 |
·从民居到河流的空间序列分析 | 第46-48页 |
·从民居到街巷的空间序列分析 | 第48-50页 |
·从民居到山地的空间序列分析 | 第50-51页 |
·蜀山古南街的联系空间节点 | 第51-52页 |
·水埠 | 第51页 |
·桥 | 第51-52页 |
·街巷交叉口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蜀山古南街”与浙江“三卿口窑村”民居空间比较 | 第54-65页 |
·三卿口窑村概述 | 第54-56页 |
·自然背景 | 第54-55页 |
·历史背景 | 第55页 |
·制瓷工艺 | 第55-56页 |
·三卿口窑村的存在特征 | 第56-58页 |
·三卿口窑村与仙霞古道 | 第56-57页 |
·选址与风水学说 | 第57-58页 |
·总体空间布局 | 第58页 |
·蜀山古南街与三卿口窑村民居比较 | 第58-62页 |
·总体空间布局比较 | 第58-59页 |
·院落空间组织比较 | 第59-61页 |
·立面造型特征比较 | 第61页 |
·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的比较 | 第61-62页 |
·蜀山古南街与三卿口窑村民居的影响因素比较 | 第62-64页 |
·客观环境的因素影响 | 第62页 |
·自身组织结构的因素影响 | 第62-63页 |
·经济发展模式的因素影响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图表索引 | 第69-71页 |
附录一 蜀山古南街民居平面类型图 | 第71-74页 |
附录二 蜀山古南街民居编号图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