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5页 |
·番茄红素的结构与性质 | 第8-9页 |
·番茄红素的生物学功能 | 第9页 |
·番茄红素的生产方法 | 第9-11页 |
·天然提取法 | 第9-10页 |
·化学合成法 | 第10页 |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 | 第10-11页 |
·三孢布拉霉发酵生产番茄红素 | 第11-13页 |
·三孢布拉霉 | 第11-12页 |
·三孢布拉霉中番茄红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2页 |
·三孢布拉霉合成番茄红素的代谢调控 | 第12-13页 |
·微生物法生产番茄红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市场状况 | 第13-14页 |
·国内外番茄红素的生产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番茄红素的市场状况 | 第14页 |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4页 |
·课题的研究任务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5-20页 |
·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15-16页 |
·主要试剂 | 第15页 |
·主要设备 | 第15-16页 |
·实验菌种 | 第16页 |
·菌种来源 | 第16页 |
·菌种保藏方法 | 第16页 |
·培养基 | 第16页 |
·培养条件 | 第16页 |
·分析方法 | 第16-17页 |
·正负菌平板培养色素带的测量 | 第16页 |
·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和观察 | 第16页 |
·生物量的测定 | 第16-17页 |
·番茄红素的提取 | 第17页 |
·番茄红素的测定 | 第17页 |
·诱变方法 | 第17-18页 |
·单孢子悬液的制备 | 第17页 |
·突变株的筛选 | 第17-18页 |
·诱变处理 | 第18页 |
·过氧化氢酶(CAT)的测定方法 | 第18-20页 |
·酶液提取 | 第18页 |
·CAT 的测定 | 第18-2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0-45页 |
·菌株的选育 | 第20-27页 |
·孢子培养时间的确定 | 第20-21页 |
·诱变剂致死率的确定 | 第21-22页 |
·诱变结果 | 第22-27页 |
·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27-36页 |
·培养条件的确定 | 第27-32页 |
·主要营养成分优化 | 第32-36页 |
·大豆卵磷脂和小分子羧酸盐对异宗配合色带和发酵的影响 | 第36-38页 |
·平板正负菌接触区色带的观察 | 第36页 |
·大豆卵磷脂对异宗配合色带和番茄红素发酵的影响 | 第36-38页 |
·乙酸钠和乳酸钠对异宗配合色带和番茄红素发酵的影响 | 第38页 |
·番茄红素发酵的代谢调控 | 第38-45页 |
·乙醇对番茄红素发酵的调控 | 第39-40页 |
·H_2O_2 的添加对三孢布拉霉体内CAT 合成和发酵的调控 | 第40-41页 |
·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的添加对番茄红素发酵的调控 | 第41-42页 |
·阻断剂的添加对代谢的调控和番茄红素产量的影响 | 第42-44页 |
·复合添加对调控的影响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主要结论 | 第45页 |
·展望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