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水利论文--灌溉技术论文--滴灌论文

小流量微压滴灌技术应用基础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2-18页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2-13页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3-17页
     ·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8-21页
     ·研究内容第18-19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小流量微压滴灌技术的提出第21-29页
   ·微压滴灌原有的理论基础与存在的问题第21-23页
   ·小流量微压滴灌技术的提出第23-28页
     ·小流量微压滴灌技术提出的理论依据第23-25页
     ·小流量微压滴灌技术的可行性分析第25-28页
   ·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均匀坡度下滴灌系统流量偏差率的计算方法第29-57页
   ·考虑水力和地形偏差的流量偏差率的计算第30-36页
     ·均匀坡度下单条毛管流量偏差率的计算第30-34页
     ·均匀坡度下灌水小区的流量偏差率计算第34-36页
   ·考虑水力和地形偏差的流量偏差率公式的简化与进一步推理第36-40页
     ·毛管铺设坡度为平坡(i=0)、均匀逆坡(i<0)第36-37页
     ·毛管铺设坡度为均匀顺坡(i>0)第37-40页
   ·考虑三偏差(水力、地形及制造偏差)的流量偏差率公式第40-45页
     ·灌水器的制造偏差第40页
     ·综合考虑制造偏差的流量偏差率公式第40-43页
     ·不同保证率下滴灌系统流量偏差率的确定第43-45页
   ·公式验证与分析第45-47页
   ·滴灌系统流量偏差率计算方法的比较与评价第47-51页
     ·考虑三偏差的滴灌系统流量偏差率计算方法的介绍第47-48页
     ·各种计算方法的对比与分析第48-51页
   ·微压滴灌灌水小区的水力设计第51-56页
   ·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微压滴灌灌水均匀度试验研究第57-69页
   ·试验设计第57-58页
   ·灌水均匀度的表示方法第58-61页
     ·克里斯琴森(Christiansen)均匀系数(Cu )第59页
     ·流量偏差率(q_v )第59-60页
     ·凯勒(Keller)滴灌均匀度( Eu )第60-61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1-67页
     ·各因素对灌水均匀度的影响分析第61-65页
     ·各因素对灌水均匀度的影响程度分析第65-66页
     ·提高微压滴灌系统灌水均匀度的途径及方法第66-67页
   ·小结第67-69页
第五章 小流量微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第69-88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69-71页
     ·供试土壤第69-70页
     ·试验装置第70页
     ·试验方法第70-71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71-86页
     ·不同滴头流量下砂壤土湿润锋运移规律第71-73页
     ·不同滴头流量下交汇入渗湿润土体的形状第73-76页
     ·不同滴头流量下湿润体内的土壤水分分布规律第76-82页
     ·不同土壤类型下的湿润锋运移规律第82-84页
     ·不同土壤类型下湿润体内的土壤水分分布规律第84-86页
   ·小结第86-88页
第六章 小流量微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规律数值模拟第88-104页
   ·多点源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第89-93页
     ·土壤水分运动方程第89页
     ·定解条件第89-90页
     ·模型的求解第90-93页
   ·模型的试验验证第93-98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93-94页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与分析第94-98页
   ·滴头适宜流量的确定方法第98-103页
     ·适宜滴头流量确定的总体思路第99页
     ·土壤含水量匹配的原理与方法第99-100页
     ·作物对土壤水分分布的要求第100-103页
   ·小结第103-104页
第七章 小流量微压滴灌条件下作物生长试验研究第104-116页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104-106页
     ·试验区基本情况第104页
     ·试验材料第104-105页
     ·试验方法第105-106页
     ·观测内容第106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06-115页
     ·对株高、茎粗的影响第106-109页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109-110页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10-111页
     ·对产量及生物量的影响第111-113页
     ·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113-115页
   ·小结第115-116页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第116-121页
   ·主要结论第116-119页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1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作者简介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根区水氮迁移和高效利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无压地下灌溉和间接滴灌水分运移规律与节水增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