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缩略语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32页 |
1 植物的分枝 | 第13-15页 |
2 植物分枝发育调控机理的研究 | 第15-25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5-22页 |
·植物侧枝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3 植物的分枝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及应用 | 第25-26页 |
4 黄瓜生产中对侧枝的要求 | 第26-27页 |
·我国黄瓜生产现状 | 第26页 |
·生产中对黄瓜侧枝(株型)的要求 | 第26-27页 |
5 黄瓜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现状 | 第27-31页 |
·黄瓜遗传图谱 | 第27-28页 |
·黄瓜的基因定位 | 第28-29页 |
·黄瓜的分子育种 | 第29-31页 |
6 本实验的目的意义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对黄瓜侧枝相关性状进行QTL 定位分析 | 第32-4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3-36页 |
·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构建 | 第33页 |
·图谱的构建 | 第33-35页 |
·田间试验设计 | 第35-36页 |
·性状调查 | 第36页 |
·QTL 分析 | 第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4页 |
·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36-37页 |
·侧枝相关性状的表型分析 | 第37-39页 |
·侧枝相关性状的QTL 定位 | 第39-44页 |
·F_(6:7)家系春季的QTL 定位 | 第41-42页 |
·F_(6:7)家系秋季的QTL 定位 | 第42-44页 |
3 讨论 | 第44-47页 |
第三章 黄瓜无侧枝品系561 的形态解剖学观察及其无侧枝成因分析 | 第47-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植物材料 | 第48页 |
·温室栽培的黄瓜侧枝发生情况调查 | 第48页 |
·温度光周期对黄瓜去顶苗植株侧枝发生的影响 | 第48-5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田间不同品系侧枝萌发情况 | 第50-51页 |
·温度和光周期对不同黄瓜品系侧枝萌发的影响 | 第51-52页 |
·形态学和解剖学观察 | 第52-53页 |
3 讨论 | 第53-59页 |
第四章 黄瓜nlb 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初步定位 | 第59-7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5页 |
·植物材料 | 第59-60页 |
·引物来源 | 第60-61页 |
·药品试剂以及溶液配方 | 第61页 |
·方法 | 第61-6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5-69页 |
·不同材料的田间侧枝性状与遗传分析 | 第65-67页 |
·nlb 基因的初定位 | 第67-69页 |
3 讨论 | 第69-72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后续工作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附录 | 第87-101页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以及专利申请 | 第101-105页 |
附录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