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本体的软件工程课程知识库研究和应用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引言第8-14页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第9-11页
     ·课程本体研究现状第9-10页
     ·国内外题库系统研究现状第10-11页
   ·课程本体的发展趋势第11页
   ·论文的研究意义第11-12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2-14页
2 本体论的相关知识第14-30页
   ·本体概述第14-17页
     ·本体的定义第14-15页
     ·本体的分类第15-16页
     ·本体的作用第16-17页
   ·本体的描述语言第17-21页
     ·RDF/RDFS第18-19页
     ·OIL第19页
     ·DAML第19页
     ·OWL第19-20页
     ·本体描述语言特性对比第20-21页
   ·本体的构建方法第21-26页
     ·构建本体的原则第21页
     ·国外主要的本体构建方法第21-25页
       ·TOVE法第21-22页
       ·METHONTOLOGY方法第22页
       ·骨架法第22-23页
       ·KACTUS 工程法第23页
       ·SENSUS方法第23页
       ·IDEF5方法第23页
       ·七步法第23-25页
     ·国内主要的本体构建方法第25页
     ·领域本体构建方法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本体的构建工具第26-29页
     ·Ontolingua第26-27页
     ·OntoSaurus第27页
     ·WebOnto第27页
     ·OntoEdit第27-28页
     ·Protege第28页
     ·本体构建工具的评价与比较第28-29页
   ·小结第29-30页
3 基于本体的软件工程课程知识库的构建第30-48页
   ·本体知识库的构建准备第30-33页
     ·软件工程课程本体描述语言的选取第30页
     ·软件工程课程本体构建方法第30-32页
     ·本体构建工具的选择第32-33页
   ·软件工程课程本体的详细构建过程第33-47页
     ·规划阶段第33-34页
       ·需求分析第33-34页
       ·制定计划第34页
     ·建立本体框架阶段第34-40页
       ·软件工程课程知识点的收集第35-36页
       ·定义知识体系结构第36-37页
       ·确定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第37页
       ·列出每个知识点的属性第37-38页
       ·定义类的属性和关系第38-39页
       ·定义属性的分面第39-40页
       ·创建实例第40页
     ·本体形式化阶段第40-44页
     ·本体评价阶段第44-46页
     ·本体进化阶段第46-47页
   ·小结第47-48页
4 基于软件工程课程本体的题库系统的开发第48-61页
   ·系统分析第48-50页
     ·系统的功能需求第48-49页
     ·系统的数据需求第49-50页
   ·系统设计第50-56页
     ·系统的建设流程第50页
     ·系统的主要模块详细设计第50-56页
       ·生成试题模块第50-52页
       ·试题本体映射模块第52-54页
       ·组成试卷模块第54-56页
   ·系统实现第56-58页
     ·开发环境及实现平台第56-57页
     ·运行结果第57-58页
   ·系统评价第58-60页
     ·访谈评价第58-59页
     ·组卷结果分析第59-60页
   ·小结第60-61页
5 结论和展望第61-63页
   ·结论第61页
   ·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附录 组卷实例第65-67页
个人简介第67-68页
导师简介第68-69页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插件的城市道路空气质量评价平台的研究
下一篇:OSGi在Symbian平台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