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流复杂特性的微观建模与模拟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引言 | 第11-28页 |
| ·研究意义与背景 | 第11-12页 |
| ·描述交通特性的基本参数 | 第12-13页 |
| ·三相交通流论 | 第13-19页 |
| ·交通流理论模型 | 第19-23页 |
| ·车辆跟驰模型 | 第20-21页 |
| ·元胞自动机模型 | 第21-22页 |
| ·连续模型 | 第22-23页 |
| ·气体动理论模型 | 第23页 |
| ·交通流理论的工程应用 | 第23-26页 |
| ·AMSUN | 第23-24页 |
| ·TRANSIMS | 第24-25页 |
| ·三相交通流理论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6-28页 |
| 2 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 | 第28-44页 |
| ·研究背景 | 第28-35页 |
| ·NaSch模型 | 第28-29页 |
| ·VE模型 | 第29页 |
| ·CD模型 | 第29-31页 |
| ·同步流元胞自动机模型 | 第31-35页 |
| ·BL-DAD模型及其模拟分析 | 第35-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3 入口匝道系统和一阶相变的建模与模拟 | 第44-57页 |
| ·孤立瓶颈处的同步流模式 | 第44-47页 |
| ·局部的同步流模式 | 第44-45页 |
| ·扩展的同步流模式 | 第45-46页 |
| ·运动的同步流模式 | 第46页 |
| ·MSP与窄运动堵塞 | 第46-47页 |
| ·MSP与宽运动堵塞 | 第47页 |
| ·入口匝道系统建模与模拟 | 第47-52页 |
| ·入口匝道系统 | 第47-48页 |
| ·BL-DAD模型模拟入口匝道系统 | 第48-52页 |
| ·一阶相变的建模与模拟 | 第52-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4 考虑速度期望效应的跟驰模型 | 第57-73页 |
| ·模型的提出 | 第57-59页 |
| ·考虑速度期望效应的跟驰模型 | 第59-60页 |
| ·线性稳定性分析 | 第60-61页 |
| ·非线性分析 | 第61-66页 |
| ·Burgers方程 | 第62-63页 |
| ·KdV方程 | 第63-65页 |
| ·mKdV方程 | 第65-66页 |
| ·数值模拟 | 第66-72页 |
| ·期望速度效应对交通流的影响 | 第66-69页 |
| ·模拟交通流密度波 | 第69-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本文工作总结和主要创新 | 第73-74页 |
| ·交通流理论研究的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 作者简历 | 第80-82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