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匹配研究的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2章 车身共振特性分析 | 第15-30页 |
| ·车身的结构形式 | 第15-16页 |
| ·车身共振的模态分析 | 第16-22页 |
| ·振动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 ·汽车车身部件的模态特性 | 第19-20页 |
| ·通过优化传动系参数对舒适性的影响 | 第20-22页 |
| ·产生车身共振的激励源 | 第22-28页 |
| ·车轮不平衡质量激励 | 第22-24页 |
| ·发动机振动激励 | 第24-28页 |
| ·常用车速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发动机数学模型 | 第30-36页 |
| ·发动机外特性数学模型 | 第30-31页 |
| ·发动机万有特性数学模型 | 第31-34页 |
| ·基于 Matlab-Simulink 的发动机仿真模型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4章 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 | 第36-48页 |
| ·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 | 第36-41页 |
| ·最高车速 | 第36-37页 |
| ·各档动力因数 | 第37-39页 |
| ·最大爬坡度 | 第39-40页 |
| ·加速性能 | 第40-41页 |
| ·汽车经济性评价指标 | 第41-44页 |
| ·等速工况下的燃油消耗 | 第41页 |
| ·等加速工况下的燃油消耗 | 第41-42页 |
| ·等减速工况下的燃油消耗 | 第42页 |
| ·怠速工况下的燃油消耗 | 第42页 |
| ·乘用车循环行驶工况 | 第42-44页 |
| ·汽车舒适性评价指标 | 第44-45页 |
| ·车辆转动惯量与换挡规律的处理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5章 兼顾舒适性的汽车传动系参数匹配 | 第48-58页 |
| ·传动系参数优化方法 | 第48-53页 |
| ·设计变量的选取 | 第48-49页 |
| ·约束条件 | 第49-52页 |
| ·传动系参数优化流程 | 第52-53页 |
| ·兼顾舒适性的动力传动系统匹配的综合评价 | 第53-57页 |
| ·动力性评价指标 | 第53-55页 |
| ·经济性评价指标 | 第55页 |
| ·舒适性评价指标 | 第55-56页 |
| ·兼顾舒适性的动力传动系统匹配的综合评价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6章 仿真与案例分析 | 第58-73页 |
| ·各数学模型的软件实现 | 第58页 |
| ·仿真实例分析 | 第58-72页 |
| ·整车仿真参数 | 第58-59页 |
| ·优化传动系 | 第59-67页 |
| ·传动系参数优化前后性能比较 | 第67-71页 |
| ·综合评价分析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7章 全文总结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