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综述 | 第9-18页 |
1 引言 | 第18-20页 |
·研究价值和意义 | 第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试验藻种 | 第20页 |
·培养基 | 第2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0-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盐藻的培养 | 第21页 |
·盐藻细胞密度与光密度值(OD)的对应关系 | 第21页 |
·盐藻生物量的测定 | 第21页 |
·诱变 | 第21-22页 |
·诱变结果观察与突变体的筛选 | 第22页 |
·细胞干重的测定 | 第22页 |
·盐藻玉米黄素的测定 | 第22页 |
·最低检测限、回收率、平行性和 HPLC 检测峰的质谱测定 | 第22-23页 |
·光暗培养对突变藻株 Zea1生长和积累玉米黄素的影响 | 第23页 |
·培养基“老化”对突变藻株Zea1 生长和积累玉米黄素的影响 | 第23页 |
·NaCl 对突变藻株 Zea1 生长和积累玉米黄素的影响 | 第23页 |
·碳源对突变藻株 Zea1生长和积累玉米黄素的影响 | 第23页 |
·氮源对突变藻株 Zea1生长和积累玉米黄素的影响 | 第23页 |
·磷酸盐对突变藻株 Zea1 生长和积累玉米黄素的影响 | 第23页 |
·响应面实验 | 第23-24页 |
·培养方式对突变藻株 Zea1生长和积累玉米黄素的影响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9页 |
·盐藻细胞浓度与光密度值(OD)的对应关系 | 第25页 |
·杜氏盐藻的诱变结果 | 第25-26页 |
·最低检测限、回收率和平行性的测定 | 第26-27页 |
·光暗培养对突变藻株Zea1 生长和积累玉米黄素的影响 | 第27-28页 |
·培养基“老化”对突变藻株Zea1 生长和积累玉米黄素的影响 | 第28-29页 |
·NaCl 对突变藻株 Zea1 生长和积累玉米黄素的影响 | 第29页 |
·碳源对突变藻株 Zea1生长和积累玉米黄素的影响 | 第29-30页 |
·氮源对突变藻株 Zea1生长和积累玉米黄素的影响 | 第30-31页 |
·磷酸盐对突变藻株 Zea1生长和积累玉米黄素的影响 | 第31-32页 |
·响应面实验分析结果 | 第32-36页 |
·培养方式对突变藻株 Zea1 生长和积累玉米黄素的影响 | 第36-37页 |
·UV 对盐藻藻株存活的影响 | 第37-38页 |
·NTG 对盐藻藻株存活的影响 | 第38-39页 |
4 讨论 | 第39-43页 |
5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介 | 第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