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立井连接硐室群稳定性分析与施工方案优化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2 硐室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动态施工力学基本理论 | 第17-30页 |
| ·硐室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 ·围岩稳定性的相关概念 | 第19-24页 |
| ·硐室应力重分布 | 第19-20页 |
| ·地层压力 | 第20-24页 |
| ·硐室群动态施工力学基本理论 | 第24-30页 |
| ·硐室群动态施工力学基本原理 | 第24-25页 |
| ·硐室群动态施工力学效益 | 第25-26页 |
| ·硐室群开挖模拟基本方法 | 第26-30页 |
| 3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基本理论及动态规划基本理论 | 第30-40页 |
|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基本理论 | 第30页 |
|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的数学模型 | 第30-35页 |
| ·FLAC-3D程序简介及弹塑性材料本构模型 | 第35-37页 |
| ·动态规划基本理论简介 | 第37-40页 |
| 4 深立井连接硐室群稳定性分析与施工顺序优化 | 第40-66页 |
| ·工程概况 | 第40-42页 |
| ·围岩力学参数测定 | 第42-45页 |
|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5-48页 |
| ·深立井连接硐室群施工方案优化 | 第48-51页 |
| ·最优施工方案下硐室群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51-65页 |
| ·围岩位移场规律 | 第52-57页 |
| ·围岩应力场规律 | 第57-62页 |
| ·围岩塑性区 | 第62-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5 深立井连接硐室群现场实测分析 | 第66-74页 |
| ·概述 | 第66-67页 |
| ·副井马头门围岩收敛变形监测 | 第67-74页 |
| ·监测水平及元件布置 | 第67页 |
| ·监测结果及分析 | 第67-74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 ·主要结论 | 第74-75页 |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0页 |